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改善肝功能,主要表现为:①维生素C可抑制肝炎病毒活性和繁殖。②改善肝脏代谢功能。③防止肝脂肪变性和肝硬化。肝功能障碍时,肝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每日1~3克)可使肝功能明显改善,甚至有助于预防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人还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死亡率甚高的妊娠黄疸、产后肝性脑病等(妊娠性急性脂肪肝),也获得了较好疗效。
另据文献资料报道,维生素C能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细胞间质的生成。促使叶酸变成四氢叶酸而参与核酸合成。在消化道中,维生素C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于铁的吸收,对红细胞的成熟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维生素C还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过程。维生素C在体内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酶系统的活性琉基免受毒物的破坏,与其解毒作用有关。因此,维生素C常用于营养失调性脂肪肝以及急性肝炎与汞、砷、苯、铅等慢性中毒时肝脏损害病症。 维生素C的衍生物有多种,本问介绍的抗坏血酸硫酸酯是其中的一种,为抗坏血酸在体内的代谢生成物。抗坏血酸硫酸酯比抗坏血酸稳定,能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的抗坏血酸硫酸酯是近年来新研制的维生素C的衍生物,能改善脂肪肝,但尚未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确能改善肝脏功能,可防止肝脂肪变性,并遏制其肝硬化过程,发挥改善脂肪肝的特殊作用。 |
上一篇:脂肪肝易误诊?
下一篇:哪些因素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