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上炎所致以肝经循行部位见证,也就是肝的经络所过之处如头、眼睛、耳朵、两胁部等出现肝火扰动的证候并可见到各种出血之证。
耳鸣耳聋,均是听觉异常的症状。如果患者自己感觉到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细或暴,妨碍听觉者称耳鸣;听力减弱,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影响日常生活的称为耳聋。症状轻者称为重听。肝火上炎所引起的耳呜耳聋主要为突然耳鸣或耳聋,头痛面红、咽干口苦,急躁易怒,心烦不寐,胸部及两胁部胀痛,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多弦数。治疗可予清泄肝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如果已出现肝阴受损,出现两目干涩,五心烦热者,可加女贞子15克,旱连草15克滋阴养肝。如果气郁较甚者,兼有胸闷胀痛,长叹气者,可加白芍、夏枯草、川楝子以柔肝理气解郁。 衄血证即鼻子出血。临床上不外乎血热及气虚所引起。由肝火上炎所引起者,证见鼻子出血,头痛眩晕,耳呜,烦躁易怒,两目发红,口干而苦,舌质红脉数。这是由气郁化火、火热迫血外流所致,治法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处方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可加入白茅根15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藕节20克等凉血止血。兼有阴虚者,见到口鼻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上方去车前子、泽泻、当归。因为车前子、泽泻为清利湿热药,而当归性辛温,另加元参15克,麦冬20克,女贞子25克,旱连草15克以养阴清热。 咳血,即咳嗽带血,是由肺络受损所致,但肝火上逆使肺络受损可以出现咳嗽、咳血。临床常常见到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咳嗽后出鲜血,伴有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咏弦数。本证是由肝火灼伤肺络所引起,证状每随情志变化而加重,也就是每当心情不愉快或大怒之后咳血加重。我们在小说《红楼梦》中看到林黛玉因患肺结核,咳嗽,因生气之后出现咳血就是由于肝火上扰所致。治疗应予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方用桑皮15克,地骨皮15克,海蛤壳15克,甘草6克,青黛10克。桑皮、地骨皮清泻肺热。海蛤壳、青黛即黛蛤散可以泻肝火、止血化痰热。关于青黛治咳血的事。最早见于《医说·治痰嗽》,张呆所著,文中说宋朝有一个李防御是个御医,当时值皇帝的宠妃患了咳嗽病,整夜不能入睡,面部浮肿,皇帝下令找来李防御叫他给治疗,如果三天治不好就杀了他。李防御没有办法,与妻子一起大哭,忽听门外有人叫卖咳嗽药,一文钱一付,吃了就好。李防御急忙买了十付。看看这种药,其色浅蓝,就用水加麻油几滴调服,自己试用没有特殊情况,就拿了三付到了皇宫里,请皇妃分两次口服,结果当天夜里皇妃咳嗽就止了,到了早晨面部浮肿也消了。结果李防御保住了性命。其实他给皇妃吃的药就是黛蛤散。也就是青黛、蛤粉,分析原因还是皇妃的病是肝火所致。故服药立竿见影。此外肝火内盛还可引起吐血及尿血,月经过多,崩漏(即月经淋漓不断),都可以采取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法来治疗。 肝与脾胃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并可促进胆汁排泄以助消化,故肝火犯胃时常可引起脾胃消化不好,而见吐酸之证。吐酸水一证有寒热之分,其热证者大多见吐酸水,并见心烦两胁肋胀痛,咽干口苦,苔黄脉弦数,这大多是肝火所引起,其治法应清肝泻火,方用左金丸加味(《丹溪心法》):黄连6份,吴茱萸0.5~l份,按此比例做成丸,每次2克至3克,每日2次。肝火犯胃引起的吐酸,肝有火,胃也有热,单用黄连泻火难以兼顾脾胃,故重用黄连,配少量吴茱萸(二药比例6:1)意义在于以黄连苦寒泻火为主,少量配伍吴茱萸,用热药为佐以制约黄连之寒。吴茱萸辛热,并能入肝降逆,以使肝胃和调。临床还可配伍一些瓦楞子、蛤粉等制酸药。 肝主疏泄,如情志抑郁日久化火挟痰浊上扰于心还可出现狂躁之证。患者起病大多症见情绪急躁易怒,其根本原因是肝火所至。所愿不遂,苦思瞑想,日夜得不到,导致火邪内郁失常。其治疗应用泻火涤痰方。可选用泻心汤送服礞石滚痰丸:方用大黄10克(后下),黄连10克,黄芩10克,苦寒直泻心肝胃三经之火,并可配合送服生铁落30克(先煎),即打铁后的铁渣子,有镇心化痰之效。本证多由内伤七情所引起,故应注意精神调摄。在护理方面(包括家属),首先应正确对待病人的各种病态表现,不应讥笑、讽刺挖苦,要处处关心病人。对那些尚有一些适应环境能力的病人,要注意情志活动,不要刺激他们,要用疏导的方法,以喜胜优,多给患者讲一些愉快的往事。对其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解释,对其合理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对重症患者打人、骂人、自伤或毁物等症状出现时,要配合医生采取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对于恢复期的患者尤其要疏导患者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使患者发怒,精神不快等,要防止复发。对于此类患者还应提醒不要从事高空及危险职业,不要驾驶车辆,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
上一篇:肝火上炎的治疗
下一篇:肝火上炎的预防及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