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牛某,男,26岁,2001年4月8日就诊。患者5天前开始出现恶寒发热,继之纳差、乏力、目黄、小便黄,遂到医院诊治。就诊时患者身目俱黄,但黄色不太鲜明,头重如裹,胸脘满闷,恶心呕吐,纳差厌油,腹胀便溏,查舌质淡红,苔厚腻微黄,脉弦滑,经检查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六项指标等,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即用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葡醛内酯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不但不减,反而又出现精神委靡、面浮肢肿、大便泄泻(6~8次/天)等症状,后邀医生会诊。查其面黄晦暗无泽,舌质淡红,苔白腻滑,脉沉弦滑,考虑初治时乃湿重于热证,前医应用大剂量的清热利湿解毒之剂,伤及中阳,而呈现寒湿困脾证,给予温化寒湿、健脾和胃之剂治之。1周后病情明显减轻,守方加减继续治疗3周,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分析:此为治法用药失当,属黄疸之湿重于热证而误用大剂量清热利湿解毒之剂,伤及中阳,呈现出寒湿困脾证。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针剂,其疗效肯定,临床上很多医生不加辨证,一见急性黄疸型肝炎就用此药,其实这样是最易出现误治的。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只适用于中医辨证属于热重于湿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对湿重于热者以及中医辨证属于阴黄者,则非上述药物所适宜。在临床中应根据辨证选药,本例患者初治时根据辨证应属湿重于热型,其治疗宜以利湿化浊、佐以清热为法,前医给予大剂量的清热利湿解毒之剂如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实属误治,故而不但没效,而且出现了变证。后者根据出现的寒湿困脾之病机,给予温化寒湿、健脾和胃之剂,则疗效显著。由上可以看出,不论应用中药汤剂或中药针剂,均应辨证选取,不注意辨证甚至不加辨证地选方用药,不但不能取得好的疗效,还易出现误治。 |
上一篇: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验案点评六
下一篇: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误案分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