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误案分析六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病例6:崔某,男,43岁,2001年3月19日初诊。患者患乙型肝炎3年余,时有纳差、乏力、腹胀,经常服葡醛内酯片、维生素C片、水飞蓟素片等以缓解症状。半个月来纳差、腹胀又重,并出现右胁部隐痛不适、口干咽燥等,来医院诊治。诊时患者右胁部隐痛不适,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口苦心烦,头晕目眩,纳差腹胀,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少,脉弦细数,查肝功能ALT84U/L,AST76U/L,TBiL27μmol/L,清蛋白38g/L,球蛋白26g/L,B型超声波显示肝脾稍大,肝回声光点稍粗,乙型肝炎病毒六项指标检测呈“大三阳。”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阴不足之胁痛,治以养阴柔肝,理脾和胃。
处方:生地黄12g,熟地黄12g,当归12g,枸杞子15g,麦冬15g,川楝子10g,女贞子12g,茵陈24g,白芍15g,茯苓15g,泽泻12g,黄连12g,白术12g,玄参12g,郁金12g,阿胶(烊化)12g,大黄12g,陈皮12g,甘草6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5剂,右胁部隐痛、头晕目眩、口干咽燥稍减轻,继续服用1周,反而又出现脘腹胀满甚、恶心、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日4~5次)等症状。仔细分析诊治经过,其诊断明确,辨证治法无误,唯在用药上使用生地黄、熟地黄、玄参、郁金、黄连、阿胶、大黄等苦寒清热、滋腻碍胃之品过多,属用药不当,苦寒之品伤及中阳,滋腻之品伤及脾胃所致。拟在上方的基础上减少苦寒滋腻之品,加入理脾和胃之药以调理之。服用中药8剂诸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半个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分析:此为用药失当,属肝阴不足之胁痛,在应用养阴柔肝之法时,误用苦寒清热、滋腻碍胃之品。在慢性肝炎中,以胁痛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属肝阴不足、肝肾阴虚者,在临床中相当多见,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滋补肝肾、养阴柔肝为常用之治法。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此类患者肝病日久,多有肝郁脾虚,所以在用药时应千万注意健脾益胃,调理脾胃功能,尽量避免应用滋腻碍胃之品,注意苦寒清热药的用量,以防滋腻之品伤及脾胃、苦寒之品伤及中阳引起变证。

上一篇: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误案分析五
下一篇:中医解读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