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细菌性肝脓肿又称化脓性肝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大肠杆菌、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性肝脓肿的常见致病菌,本病多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的感染,部分是因肝外伤致病菌直接侵入肝脏或继发于内源性细菌感染,尚有少数是由于肝囊肿、肝针吸活检以及治疗性肝动脉结扎或栓塞而继发感染引起,另外有些病例找不到确切的原因,称为隐源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以发热恶寒,右上腹、肝区或右下胸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瘦乏力,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温脖“黄疸”“胁痛”“肝痈”等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湿热、七情内郁、跌仆闪挫、饮食内伤以及邪热留于肝络等因素,致使肝脏受损,气血瘀滞,湿热瘀毒交结,渐积而成痈。细菌性肝脓肿的辨证,当以辨热、辨痛、辨虚为要点,发热为本病的早期症状,应注意湿热与毒热之区别;胁痛为本病的又一主症,应注意疼痛的性质;热邪久蕴易耗气伤阴,本病后期则为正虚邪恋或邪去正伤,正虚当注意辨气阴两虚与气血两虚。 中医治疗细菌性肝脓肿,通常根据其病机,以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排脓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依辨证结果之不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应当注意的是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有时疗效欠佳,临床中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
上一篇:中医治疗脂肪肝的误案分析五
下一篇:中医解读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