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6:薛某,男,48岁,1997年9月11日初诊。患者右上腹胀痛反复发作5年余,近日症状加重。诊见食欲缺乏,神疲乏力,腰酸腿软,口干咽燥,右上腹胀痛,牵掣至右肩部,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有裂纹,苔黄腻,脉弦滑,检查B超显示有0.5cm×1.6cm和1.3cm×1.1cm的胆结石。脉证合参,此乃气机郁滞,湿热蕴结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行气消石,破结化石,方用四金化石汤加减。
处方:金钱草30g,海金沙20g,鸡内金20g,郁金20g,香附15g,木香15g,延胡索15g,大黄15g,茵陈10g,黄芩10g,枳壳10g,柴胡6g,金银花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同时每次用药汁冲服琥珀粉3g。服用上药20剂,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至40剂,自觉右上腹疼痛剧烈,约15分钟后痛减,后复查B超胆结石消失。之后用参苓白术散调理1个月以扶正气。随访1年,未复发。 点评:四金化石汤治疗胆石症,标本兼顾,疗效显著。胆石症属中医学“胁痛”“胆胀”“黄疸”“腹痛”等的范畴,其病理特点是肝胆湿热蕴结,气滞瘀阻,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滞,外邪内侵,过食肥甘,蛔虫上扰等,均可阻碍气机,影响肝胆疏泄功能,导致胆汁瘀积,湿热内蕴,煎熬日久,沉积而成沙石。四金化石汤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排石,消石破结;香附、木香、延胡索、枳壳、柴胡疏肝理气,化瘀止痛,调理气机,以利结石排出;茵陈、黄芩、大黄清热利胆,通腑化石,使邪从二便出。全方组合标本兼顾,临床疗效显著。 |
上一篇:中医治疗胆石症的验案点评五
下一篇:中医治疗胆石症的误案分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