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和CT在肝病诊断中的作用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B超、CT都是影像学的诊断方法。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CT检查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对肝内的占位性病变,原发性和转移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轮廓、钙化、出血、坏死、囊性改变均可显示。在CT图像上表现为肝大小、轮廓和密度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是全肝性或者是局灶性。使用CT发现肝内肿瘤或占位性病变,是简便可靠的方法,其准确率达90%以上,但直径<5毫米的病变常较难发现。

肝的密度改变是肝脏病变的主要CT现象,表现为密度降低或密度增高,其范围可以是弥漫性或局部的。弥漫的肝密度降低常由脂肪肝(肝脂肪浸润)引起;肝脂肪浸润常与酒精中毒或静脉性过度营养等有关,其CT表现的低密度常是不均匀性的。慢性肝炎也可使肝密度普遍降低。弥漫性肝密度降低也是肝硬化的CT征象之一。概括起来,CT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疾病以下情况:A.肝脏大小、形态、位置的情况:了解肝脏有无肿大、肝脏萎缩、形态异常及位置过高、过低等。B.肝脏局限性病变的诊断:肝脏的各种占位性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肝母细胞瘤,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各种转移性肝脏恶性肿瘤以及良性的肿瘤病变,例如,肝血管瘤、肝腺瘤、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等及各种囊性病变,如单纯性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性囊肿、肝脓肿、肝周围脓肿、肝外伤性血肿等。C.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主要包括肝硬化脂肪肝、血吸虫病、肝结核等。D.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确定黄疸的性质属于肝内梗阻性或肝外梗阻性、梗阻的部位、梗阻的病因等。CT的诊断确有很多优点,但检查的费用也较昂贵,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B超就能够完成CT的任务,且价格便宜得多。

B超的全名为B型超声的显像诊断。B超是肝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位置固定,最适合超声诊断。使用彩色B超,可以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观察有无门静脉高压情况,而且近年来发展出介入性超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肝脏进行精细的检查和治疗。即在实时超声图像指导下,将各种器械引入肝内进行治疗操作,包括肝穿刺可进行抽吸微量组织作病理学检查,肝脓肿抽脓引流,对肝囊肿、肝癌病灶注入药剂治疗、导管胆汁引流术、肝癌手术过程中进行超声探查等。

上一篇: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下一篇:确定肝硬化的诊断依据-要明确是否存在肝硬化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