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中的咽为饮食之道,俗称食喉;喉为呼吸之道,俗名气喉。其中咽在上,喉在下。
对于咽,《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记载:“咽主地气,地气通于嗌(咽喉),足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咽喉),故病则腹满而嗌干。” 这里面所讲的地气一是指饮食之气,一是指阴气。对此张景岳曾说过这样的话“地气,浊气也,谓饮食之气”。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说:“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 对于喉,中医古籍里面有“喉为肺系,所以受气,故上通于天”的说法。从咽喉的作用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咽主要归肺主宰,喉主要归脾胃主宰,为此咽喉疾病可以从肺或者是脾胃来论治。但有些人肝有问题,却也有咽喉疼痛、干痒甚至红肿等诸多问题,这又是何故呢? 咽喉一般是以干燥、肿痛为主要症状,有些老年人还会有吞咽困难的问题。咽喉之所以出现这些不适,要润肺,但是更要重视对脾胃的养护。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中说:“喉咽干燥,病在脾土。”从此论述中不难看出,咽喉有疾,更多的是脾胃的问题。脾胃虚弱,化生不足,津液不能上达于咽,咽部失其濡养,则咽部干灼不适、疼痛。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胃属土,肝属木,为此《黄帝内经》在论述咽喉问题与脾胃之间的密切关系时,又做了这样的注解:“木克土,故咽喉病虽在脾上,实由肝胆之所为也。”可见,咽喉有疾更需要通过调理肝胆,进而解决咽喉不适的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1.肝火上炎。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又为刚脏,稍不注意就会被七情所伤,导致气郁化火,蕴积热毒,甚至生痰,导致咽喉失于滋润,引发咽喉不适。 2.肝木克脾土。 咽喉需要脾胃化生津液血气的滋养,肝气不舒,是肝火大,导致脾胃受到克制,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化生的津液血气减弱,咽喉失养,引发咽喉不适。 3.肝经循行之所。 肝经循行于咽喉,为此肝有疾,自然肝中的邪气就会很轻易地沿着肝经而上,到达咽喉所在的地方,导致咽喉不适。 咽喉不适主要与蕴积热毒,致生风痰、壅滞不散有关,为此解决咽喉干痛的问题,可以用姜汁调僵蚕末。这个法子不仅可以改善咽喉疼痛的问题,还可以治疗咽喉有疾的重症,如喉中呼吸不通、言语不出、吞咽不下、外寒内热等。 【姜汁调僵蚕末】白僵蚕5克,捣筛为末,生姜汁调下,每次服用2.5克。 白僵蚕是药食两用之物,其药用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将阻塞于咽喉部位的风痰化掉,邪热之气清掉。其中的生姜汁主要是除外寒的。若是寒闭于外,热郁于内,则即便用了清热之药,热也难除,姜汁散其外寒,则内热得伸而愈。 若是咽喉不适远远没有到外寒内热、失音、吞咽不下的地步,可以用玄参、麦冬、沙参、百合等以利咽生津的中药来调理,有痰可以用理气化痰、散结利咽的中药,如贝母、香附、枳壳等。这里说一下玄参。 对于玄参,中医古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阴虚火炎上者,必用玄参。”可见,玄参对阴虚火炎有效。玄参是散结利咽的常用药,对于虚火上炎导致的咽痛疗效好。对于玄参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说:“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玄参是入肾经的,可滋肾阴。肾属水,肝属木,肾水能够涵养肝木,使肝火去。肝火消除,咽喉干痛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这是以水涵木的方法。 玄参药用可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金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所以针对咽喉的不同症状,可以将其与不同的中药配伍用。但玄参不能与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等中药同用。另外,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玄参。咽喉不适者可用玄参猪肝汤来调理。此方出自《济急仙方》,有滋阴除烦、滋养肝肾的功效。也可以用玄参煮粥食用。 除了食疗的方法外,也可以经常对涌泉穴、天突穴进行刺激,可降肝火。其中涌泉穴主治咽中痛。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涌泉穴,即用热盐水浸泡双足,每天临睡前浸泡15~30分钟。 按摩涌泉穴:手握拳,用食指关节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钟。双侧都要进行按揉。 天突穴也容易找到。可以把脖子向后仰,胸骨凹陷处就是天突穴所在的位置。可以用食指指腹对此穴位进行按揉。 咽喉不适,最关键的还是要调节情绪。清代沈金鳌撰写的《杂病源流犀烛》中说:“七情气郁,结成痰涎,随气积聚。”可见,情志不舒是导致邪毒滞留,咽喉不适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另外还要少饮酒,不要过于劳倦。《景岳全书》中说:“阴虚喉痹但察其过于酒色,或素禀阴气不足多倦少力者是,皆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然。” 总之,咽喉有疾,只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调理,必将好起来。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陈皮汁 以陈皮30克,汤浸去瓤,焙为末。以水一大盏,煎取半盏,热服。对于咽喉肿痛不能吞咽有效。 |
上一篇:肝郁胸胁胀闷,延胡索让胁不痛,胸舒畅
下一篇:肝气不舒善叹息,中封、公孙、商丘按按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