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守涌泉法】
取卧位,全身放松,去除杂念,双目微闭,舌抵上腭,将意念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每次可意守半小时左右。起初,时间可稍微短一些,然后逐渐延长。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 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不可错过的养生大穴三阴交 三阴交是中医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一个穴位。此穴位之所以名为三阴交,是因为其是三条阴经的交汇处,这三条阴经即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此穴位是足厥阴肝经循行处,所以多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舒畅肝经气血,进而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唐代医家孙思邈就曾利用此穴位来疏肝利胆。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有这样一句话“胆虚灸三阴交各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一夫”,此法是通过艾灸三阴交来治疗胆虚症。 所谓的胆虚,即胆气不足。胆气虚,则寒邪生。寒则其病善惊恐,另外还兼有虚烦不眠、心慌心跳、多疑虑、常叹息等一些典型症状。 对于胆病,往往要肝胆同治。这是因为胆的经脉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正是因为此种原因,《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才有“肝合胆”一说。 中医认为胆与肝一样,有升发条达之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金代医家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中有这样的记载:“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痹不一而起矣。”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胆气主升的特点及其胆气不升的后果。 肝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肝气郁结,肝经不畅则可损及胆,导致胆气不得升。尤其是春天。春为肝阳升发季节,保持良好的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肝气升发。若肝气升发不畅,不可避免地会累及胆,尤其引发腹泻、虚烦不眠等多种问题。三阴交是肝经循行所过处,可疏肝利胆,改善胆气虚导致的各种问题。 足少阴肾经也过三阴交,刺激这个穴位有补肾作用。肾为水,肝为木,肾水可以涵养肝木,为此此穴位有肝肾同养的作用。 对三阴交进行刺激,不仅能舒畅肝经,强大肾的功能,还能使人气血旺盛,百病不侵。这是因为脾经也过此穴位。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后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气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血又为脾胃所化生,为此平素一定要注重护好脾胃。可以毫不留情地说脾胃一伤,百病而生。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因为肝气不舒,郁结之气侵犯脾胃,导致脾胃比较虚弱,所以平时更是要注意对脾胃的呵护。少吃辛辣、凉、生硬食物,食物多样化,经常摄入黄色的食物等都是对脾胃的呵护。除了要注意饮食,也可以经常刺激三阴交,可强大脾胃的气血化生作用。 可见,三阴交有多种作用,是保健养生的大穴。对三阴交进行刺激,不妨试试艾灸的方法,尤其是气滞血瘀者,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疏通经络,除邪,强身。对于艾灸的保健养生作用,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记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黄帝内经·灵枢》中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通过这些古籍的论述,不难推断出,艾灸比针灸的适用层面更广,对于一些经久不愈的慢性病,都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来促使其好转。养肝护肝,除肝疾,自然也可以用艾灸这种方法。了解三阴交的艾灸方法前,先说一下此穴位的位置所在。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的第一指间关节的宽度约为3寸。 |
上一篇:酒后护肝强肝,芦笋是你最精致的选择
下一篇:养肝护肝小方法:艾灸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