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而患病。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在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排向手细血官,再通过胆道进入肠腔,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为潜伏末期与黄疸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这时的患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一旦有感患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涮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等均可患甲型肝炎。临床表现:1.疸前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鸟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程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2.黄疸期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骚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3.恢复期黄疸逐渐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半个月。
|
上一篇:甲肝:甲肝与癌症无关吗?
下一篇:甲肝:过敏体质者能否注射甲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