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哪种比较好
血源疫苗 我国早期的乙肝疫苗是血源疫苗。它最初是在1981年美国默克公司从健康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为原料加工提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制成,得到的直径为22纳米的小颗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颗粒。它的制备步骤大致是:采用高滴度HBsAg阳性携带者血液,分离出血浆并除去其中有感染的HBV颗粒后,再将HBsAg予以浓缩与纯化,充分灭活,以消灭其中可能存在的一切已知病毒和消除HBsAg表面可能存在的全部宿主蛋白,然后添加佐剂及防腐剂而成。为确保疫苗的安全,每一阶段均取样做无菌试验、热源试验及动物安全试验等,以检查疫苗中有无其他病原体及血液中的抗原物质。我国从1985年正式批准进行大量生产。制品内要求不含Dane颗粒,检测不出HBcAg、HBeAg和DNA多聚酶以及其他各种病毒。接种后人体能产生HBsAg的有效保护性中和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用,一般认为免疫力可维持5年左右。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经大量使用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很少。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制备成本提高而疫苗产量不高,这是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某些病原体在制备过程中逃避灭活,采用了严格、复杂并且耗费时间的物理与化学方法纯化HBsAg抗原与灭活措施。在基因疫苗发明后,我国于1998年6月30日起停止生产乙肝血源疫苗,并自2000年起停止使用该疫苗。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1986年同样是美国默克公司研制成功酵母表达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991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联合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研制成功了由中华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并于1992年批量生产即重组乙肝疫苗。由于这种疫苗表达量高,副效应小,又利于工业化生产,很快便成为各国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基因疫苗。1995年我国重组表面抗原疫苗大规模投产,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尤其阻断母婴HBV围生期传播的效果明显优于血源疫苗。 用酵母或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不同品牌重组疫苗,它们的免疫原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孰优孰劣报道不一,而更多研究则显示免疫原性基本相同。国产重组疫苗在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方面并不亚于国外知名品牌。除法国巴斯德病毒所的乙肝疫苗含有Pre-s2和S抗原外,其余的都只含有S抗原。含有Pre-s2和S抗原的乙肝疫苗对免疫抑制者比如免疫功能低下者、艾滋病患者和器官移植后患者接种可能更为有效。酵母乙肝疫苗制备工艺简单,酵母菌易繁殖,所以国内外普遍使用基因工程酵母重组乙肝疫苗(YDV),在10多年的应用中,证明其安全有效、免疫效果等于或高于血源疫苗。第二代乙肝疫苗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发酵技术和严格的纯化程序,其庞大的设备投资和高成本的投入限制了在最需要疫苗的发展中国家的推广。 第三代疫苗 正因为上述原因,科学家们现正积极研制HBV-DNA核酸疫苗或HBsAg多肽疫苗,即第三代疫苗,可惜的是目前还都在研究中。另外,口服乙肝疫苗应是将来乙肝疫苗的一个发展方向,以种植植物提取的口服乙肝疫苗、皮肤涂抹法的乙肝疫苗等都正在研究中。目前研究中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并非预防性疫苗,因此不在本节讨论范围之内。 |
上一篇:什么是乙肝主动免疫?
下一篇: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