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临床500例脂肪肝诊断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舌质黯,有紫点,有瘀斑的患者占76%,有腻苔患者占65%。分析可见,该病发生机制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按照所述将脂肪肝分为四种类型,其治疗方法如下:
(1)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加减。全方特点: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柴胡为升,枳壳为降。主要药物为:柴胡10g,枳壳6g,白芍15g,甘草6g,当归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5g。 (2)血瘀型治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全方特点: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有升。主要药物为:桃仁6g,川楝子6g,玄胡10g,五灵脂10g,丹参10g,川芎6g,草决明15g,山楂15g。 |
上一篇:孔祥廉等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分析探讨(六)
下一篇:李田中医治疗脂肪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