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血中甲胎蛋白增高和(或)超声检查发现肝脏有可疑包块,就应视为“可疑肝癌”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动态监测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的动态升高(即越来越高)较单次甲胎蛋白升高更有意义,更强烈地提示肝癌。 (2)复查超声: 超声检查受超声医师水平和超声仪器先进程度的影响较大。如有必要,可请另一位超声医师用更先进的超声仪器复查。如无法排除肝癌可能,则应行进一步检查。 (3)增强CT: CT特别是增强CT对于提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更加直观和准确,近年来已逐步普及的16排或64排高速CT更是如此。 (4)磁共振(MRI): 对于超声和CT都难以确定的肝占位性病变,应考虑行磁共振做进一步诊断。与CT相比,磁共振的特点在于能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图像;对软组织的分辨优于CT;无放射线损害;对良、恶性肝内占位,尤其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此外,磁共振无需增强即可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分支。但磁共振扫描时间较长,容易因呼吸的运动而干扰成像造成影像的模糊,而且费用较CT稍贵。 (5)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目前医学影像检查的非损伤性方法如超声、CT、MRI已能发现很多的小肝癌,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肝癌的诊断中仍占一定地位,对2cm以下的小肝癌和微小肝癌,造影术往往能更精确、迅速地作出诊断。 DSA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它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首先进行第一次成像采集获得数字信号,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采集数字信号。两次数字信号相减,获得只有造影剂的血管图像。通过DSA处理的图像,清晰直观,亦能显示精细的血管结构,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这是目前大部分医师掌握的技术。 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具有特异性高,可以确定癌灶的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和肝癌分型,显示肝血管的解剖和血供情况,明确静脉系统有无受累等,为介入治疗方案和肝脏手术的设计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料。此外血管造影不仅起诊断作用,有些不宜手术的患者可在造影时立即进行化疗栓塞或导入抗癌药物或其他生物免疫制剂等。 肝动脉造影诊断时可以通过肝动脉导管灌注4~5 ml碘化油,然后间隔2~3周行CT平扫检查,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碘油造影CT”方法,由于碘油选择性沉积在肝癌病灶内,所以对不易诊断的小肝癌特别是1cm以下的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增高,并且可以及早发现更多的肝癌肝内转移灶。 对于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碘油肝脏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确诊早期肝细胞癌。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参见肝的介入治疗章节。 (6)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PET-CT是把 PET与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技术。PET的全称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CT的全称是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显像技术利用的是生物分子层面的生理生化活动机制,所以PET显像技术又被称作生化显像或功能分子显像技术,它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的生物显像的影像技术,能诊断出器官组织的早期和细微病变,所以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里程碑。而CT是解剖显像技术,它能诊断出病变区的精确解剖位置和形状。 PET-CT正是把这两种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一台机器上同时做CT和PET扫描,再把CT扫描得到的图像和PET扫描得到的图像通过特殊的软件融合在一起。这样,扫描一次就可以得到具有病变组织详细信息(良、恶性,病变区位置和形状)的影像图。于是PET-CT就有了肿瘤“照妖镜”的美誉。 在PET-CT肿瘤显像中,18氟-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是应用最多的显像剂,它是葡萄糖的类似物,主要反应细胞葡萄糖代谢。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比正常细胞需要更大量的葡萄糖,所以葡萄糖在代谢特别旺盛的恶性肿瘤细胞内高于正常细胞。18F-FDG在体内的分布与葡萄糖相似,18F-FDG带有微量的放射性,PET-CT可以探测18F-FDG在体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从而可以用PET-CT看到代谢特别旺盛的恶性肿瘤。 在接受PET-CT检查时,受检人静脉注射的放射性显像剂总量约有1ml左右,仅含极微量的放射性(正电子核素),衰变极快,通常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内就能完全从体内清除,对人体不会构成伤害;同时该显像剂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因此PET-CT检查对人体是无创、安全的。 |
上一篇:肝癌高危人群随访
下一篇:PET-CT的临床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