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肝癌术后的一些常规处理,便于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你的充分理解和密切配合。
1.吸氧 我国肝癌患者80%合并不同程度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流的减少不利于肝功能的恢复,肝肺综合征又使肺内血管扩张,动–静脉交通支开放,动脉血氧饱和度进一步降低,影响组织的供氧。吸氧有利于增加门静脉血的含氧量,利于肝功能的改善及恢复。 2.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 肝癌手术需全麻,术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一方面可防止术中术后误吸,另一方面还可缓解术后肠胀气,减轻术后腹部胀满不适,利于术后顺利恢复。一般放置2~3天,待胃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拔除,并同时或稍后可进水,酌情进流食,再过1~2天胃肠功能完全恢复及排便后,可进半流食或普食。如术后腹胀较重,肛门排气、排便较晚,甚至胃潴留,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则寻找原因,延缓进食、水时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仍持续胃肠减压,直至腹部胀满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排气排便。 3.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仪可方便、直观地同时监护一个患者多项及多个患者多项心肺功能指标,利于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 4.静脉补液 补液时要注意所补液体的种类、量及补液的速度。一般按常规给予每日需要量即可。以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为主,加入维生素、止血药物、钾盐、抗生素、制酸剂等,必要时加入10%或20%脂肪乳剂、氨基酸液和人血浆白蛋白注射液,保证禁食期间的能量供给;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需输入浓缩红细胞,增加红细胞携氧量,以保证组织供养。液量一般每日2500~3500ml左右,根据每日的出入量酌情调整。输液时除抗生素、止血药物等外,最后24小时内均匀输入,有利于患者生理功能的平稳恢复。 5.保肝治疗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肝脏的储备功能,并不是保肝药物的使用,因此,术前正确评价肝脏储备功能、术中尽可能多留下相对正常肝组织等至关重要。正常肝脏切除70%也可能生存,而肝硬化患者切除肝组织不能超过50%,否则行肝切除术后剩余肝组织不足以代偿,最终会导致肝功能衰竭。肝利欣、易善复、思美泰等降酶退黄药物以及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可酌情选择使用,对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6.留置导尿管 麻醉过程中及术后短时间内膀胱还没有收缩功能,不能自行排尿,留置导尿管不仅可排出尿液,还可观察每小时尿量,借以了解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功能状况,有利于对补液的量、种类、速度进行调整。 7.腹腔引流 肝切除术后或多或少均可在腹腔及膈下有少量积液,为腹水、创面渗血及胆汁。放置引流管一方面可引流积液防止局部感染,另一方面可观察积液的量及性质。如积液量大且混有大量胆汁成分,则考虑有较大胆漏;如引流液中有食物残渣,说明术中合并消化道损伤,必要时当机立断再次手术探查。有条件时拔管前最好行B超检查,无或极少量腹腔积液时再拔除引流管。 |
上一篇:肝切除术后病情观察:切口情况
下一篇:肝癌治疗的新理念:传统思维不等于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