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我国的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13亿人中有6亿~8亿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有4亿多人感染后身体内产生抵抗力,还有1.2亿人为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
(1)血液途径传播:只要注入含有极微量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在手术、注射、针灸、采血、输血、文身、穿耳环孔等过程中,如果被感染的针头刺伤或接触被感染的血液,或使用公用牙刷、刮须刀片理发刮脸,或在口腔科操作过程中沾染带有微量血液的飞沫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2)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汗液、鼻咽分泌物与初乳中,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创口进入机体造成感染,尤其是唾液传播。这种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必须煮沸(100℃)10分钟或高压蒸汽消毒才能灭活。当含乙型肝炎病毒的唾液污染了食具、用具、手及指甲后,很容易引起传播。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有家庭聚集现象,往往一家人中有数个感染者。此外,饮食业的食具未经消毒处理,也极易引起传播。 (3)母婴传播:孕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占5%~10%,母婴传播率为22%~50%。妊娠后期患有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为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90%以上被感染,并易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据报道,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约有40%来自母婴传播。 (4)昆虫叮咬传播:热带、亚热带的蚊虫,各种吸血昆虫。 (5)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还可存在于患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及经血之中,故性接触也是一条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人们也把乙型肝炎列入性传播疾病范畴。 |
上一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下一篇:乙肝患者能结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