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八味汤
【方源】 《自拟二子八味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56例》[张振雷.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1):19]。 【组成】 女贞子12~20g,五味子10g,白花蛇舌草15~30g,蒲公英、刘寄奴、虎杖、垂盆草各15~30g,平地木12~20g,郁金10~15g,丹参12~30g。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中、晚3次服。两周为1个疗程,以两个疗程统计疗效。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林某,男,12岁,1998年5月3日就诊。 主诉:右胁隐痛,乏力纳差3个月。 病史:乙型肝炎(“大三阳”)病史5年。曾反复查ALT异常,在90~290U/L之间。 检查: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边红,苔薄腻,脉小弦。查ALT 270U/L。 中医诊断:胁痛。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女贞子12g,五味子9g,郁金12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15g,垂盆草15g,板蓝根15g,平地木15g,蒲公英15g,地耳草15g,连翘10g,丹参12g,炙甘草5g,生谷芽、生麦芽各12g。服7剂。 二诊:诉自觉症状减轻,近日少寐,拟上方加夜交藤15g,服10剂。 三诊:自觉不适症状消失,舌红,苔薄白,脉小弦,复查ALT正常。原方去地耳草、板蓝根、连翘,加生白术9g,红枣7个,以巩固疗效。 【按语】 乙型肝炎在治疗上应注意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轻重,以及ALT异常变化的情况,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祛邪重在清热解毒利湿,对于正虚夹邪,多用甘寒解毒、甘淡利湿之品。用药时一是慎用大苦大寒之剂,以免冰伏不解,乙肝病毒难以清除;二是慎用峻补大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助长内蕴之热毒,使ALT居高不下,甚至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形成重症肝炎;三是还要时时顾护胃气。本方以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垂盆草、平地木、虎杖清热解毒利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多有抗病毒作用。白花蛇舌草、女贞子含有齐墩果酸,证实有降酶、护肝作用。郁金、丹参能活血通络,疏肝经之瘀,散肝中之结,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女贞子、五味子滋补肝肾,实验研究证实有降酶、转阴作用。 |
上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祛毒复肝汤
下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养肝健脾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