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解郁化瘀汤
【方源】 《舒肝解郁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温如丰.山西中医,2000,16(3):16]。 【组成】 茵陈、板蓝根各30g,丹参24g,茯苓、车前草各20g,白芍18g,地耳草、白花蛇舌草各15g,香附12g,青蒿、郁金、虎杖、鸡内金、大黄、柴胡、党参各10g。 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液600ml,早晚分服。4周为1个疗程。 【功效】 清热除湿,疏肝解郁。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邱某,男,56岁,工人。 主诉:肝区隐痛,腹胀,厌食油腻,食少纳呆,小便色黄,乏力1年余,加重1个月。 检查:右胁隐痛不适,面色萎黄无华,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未见黄染,腹胀,纳差,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大。查体:肝脏右肋下3cm,质地较硬,肝区有明显的叩击痛,脾脏未扪及。肝功能检查:TTT 30U。乙肝五项检查: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 中医诊断:胁痛。 西医诊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舒肝解郁化瘀汤加减。茵陈、板蓝根各30g,丹参24g,白芍18g,柴胡、党参、郁金、青蒿、虎杖、鸡内金、大黄各10g,茯苓、车前草各20g,地耳草、白花蛇舌草各15g,香附、莱菔子、大腹皮各12g。每日1剂。 二诊:3周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大增。继续服用上方。 三诊:3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 【按语】 本方用茯苓、党参之类健脾益气,使后天之本旺盛,增强人体免疫机能,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及再生,从而使肝脏修复;茵陈、板蓝根、虎杖、青蒿、地耳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柴胡、白芍、香附疏肝理气解郁,使肝之气机通畅,有利于肝气的疏泄条达;丹参、郁金、大黄、鸡内金攻积导滞,活血化瘀,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液的阻力,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改善肝细胞的缺氧状态,使肝之瘀得以消散。党参还可促进白蛋白的合成,增强免疫力,对抵抗乙肝病毒,抑制病毒复制,防治肝硬化,促进肝病痊愈,巩固疗效,均有重要的意义。 |
上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疏肝活血汤
下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益气凉血活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