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扶正汤
【方源】 《祛邪扶正调理气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王浩.黑龙江中医药,2000,(6):38]。 【组成】 茵陈、蒲公英、半枝莲、党参、黄芪各20g,苦参、紫草、重楼、鳖甲、丹参、柴胡、白芍各15g,淫羊藿、五味子、枸杞子、灵芝各12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 清热解毒,补益肝肾,行气化瘀。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刘某,男,46岁,干部。 主诉:右胁疼痛,倦怠乏力,食欲不振4年。 病史:患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4年。 检查:口干喜饮,睡眠欠佳,腰膝酸软,舌质红,有瘀斑,苔薄黄腻,脉弦略数。肝功能检查:GLO 250g/L,TTT 10U。乙肝五项检查: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 中医诊断:胁痛(湿热浸淫,正气亏虚,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治则: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补益肝肾,行气化瘀。 方药:祛邪扶正汤,每日1剂。 二诊:服药3个月后,患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能:GLO 60g/L,TTT 3U。乙肝五项检查:HBsAg(+),HBeAg(-),抗-HBc(+)。继续巩固治疗。 三诊:两个月后,复查乙肝五项:抗-HBs、抗-HBc均阳性。 【按语】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是祛邪、扶正、调理气血相结合。方中茵陈、苦参、紫草、重楼、蒲公英、半枝莲均为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之品;党参、黄芪、甘草健脾益气;淫羊藿、五味子、枸杞子、灵芝补益肝肾;丹参、鳖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阴柔肝,与柴胡合用,使之疏肝而不伤阴。上述各药配合,共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补益肝肾,行气化瘀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党参、黄芪、灵芝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毒和清除病毒的能力,并对肝脏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主要表现为诱发体内产生干扰素。丹参、鳖甲具有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修复,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等作用。紫草、苦参、重楼、蒲公英、半枝莲均具有抗病毒作用;五味子具有降低ALT作用。本方作用全面,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明显。 |
上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黄芪解毒活血汤
下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愈肝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