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毒汤
【方源】 《扶正祛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例》[何立鳌.江苏中医,1998,19(4):16]。 【组成】 黄芪25g,党参25g,猪苓20g,板蓝根18g,苦参10g,丹参15g,白术15g,鸡内金12g,红花12g,淫羊藿12g。 文火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 健脾益气,活血祛毒。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彭某,男,62岁,农民。 主诉:反复肝区隐痛,腹胀,纳呆,乏力3年余,加重月余。 检查:右胁隐痛不舒,神疲乏力,面色晦暗,面部浮肿,巩膜微黄,腹胀纳呆,舌质偏淡,苔白腻,脉弦细。颈部见数枚蜘蛛痣,肝脏右肋下2.5cm,质地中度,肝区叩击痛明显,脾脏肋下2cm。肝功能:TTT 20U,TBIL 35μmol/L,ALT 180U/L,ALB 30g/L,GLO 35g/L。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 中医诊断:胁痛。 西医诊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治则:健脾益气,活血祛毒。 方药:扶正祛毒汤,每日1剂,早晚煎服。 二诊:半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食欲增加,肝功能复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继服上方。 三诊:服药3个疗程后,乙肝五项指标均转阴,肝脾回缩到正常范围之内,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 肝脏因受湿、热、瘀、毒所困,气机受抑,久致正气亏损,免疫及调节功能降低,乙肝病毒乘虚而入,因正气已虚,致使病情缠绵不愈;损伤肝络,久致脾虚血瘀。湿毒内停,湿久生痰,痰瘀互结转化为瘀。故治疗多扶正祛邪,重视调理肝脾,且以中州为先,因而组方立足于健脾益气,活血祛毒。同时遵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名训,使后天之本旺盛,防病深入。 |
上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扶正解毒汤
下一篇:治疗乙肝的秘方-扶正制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