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解毒汤
【方源】 《益肾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69例》[曾毅,等.四川中医,1998,16(9):17]。 【组成】 黄芪、党参、淫羊藿、板蓝根各30g,白术、草河车、巴戟天、淡苁蓉、虎杖各15g。 急性黄疸性加茵陈、夏枯草各30g;慢性迁延性加女贞子、丹参各30g;慢性活动性加鳖甲15g,白花蛇舌草30g。 每日1剂,煎汤分3次温服,两个月为1个疗程。儿童剂量酌减。 【功效】 补脾益肾,清热解毒。主治乙型肝炎。 【验案】 陶某,女,38岁,1991年5月初诊。 主诉:心悸面黄,疲乏腰痛,纳少便溏1个月。 病史:患者1个月前体检,发现HBsAg(+)。 检查:舌淡胖有齿痕,苔淡黄,脉细无力。 中医诊断:黄疸(脾肾两虚兼湿热阻滞)。 西医诊断: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治则:健脾益肾,佐以利湿解毒。 方药:益肾解毒汤加减。 二诊:两个月后,神疲乏力、腰痛、便溏纳少、尿黄诸症基本痊愈。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指标全部正常。 【按语】 益肾解毒汤中巴戟天、淫羊藿、党参、白术具有补脾益肾扶正的功能,板蓝根、虎杖、甘草有清热解毒祛邪的功效。充分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将病毒彻底清除,是病毒能在肝细胞内持续存在难以阴转、病情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黄芪补气固表,能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T细胞功能,促进周围的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草河车等能增强巨噬细胞能力,虎杖、板蓝根能抑制病毒在体内繁殖。诸药协同治疗,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清除病毒的存在,达到治愈乙型肝炎的目的。 |
上一篇:治疗乙肝黄疸为主的秘方-水桃十味汤
下一篇:治疗乙肝黄疸为主的秘方-培土抑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