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保健原则有哪些?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人类的寿命具有相对固定的期限,存在着生长抖老已的生命规律。但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以及不断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也发现,人们通过各种保健方法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使生命过程处于和谐健康的最佳状态,达到延缓衰老,尽终天年的目的。
关于肝脏的保健原则,也要以《内经》中的养生保健理论为基础,顺应肝脏主疏泄、主升发、藏血的生理特性来确定。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①顺其自然,天人相应。《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又说:“人与天地相应。”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来进行。
肝为甲乙风木之脏,具有东方少阳升发向上之气,肝脏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那些刚刚发芽吐绿的树木一样,柔软新翠,生机勃勃,升发向上。所以,春季养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春季应时时注意顾护培育阳气,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例如:春季踏青郊游以陶冶情操,保持精神愉快,使阳气畅通不滞。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以兴奋阳气。饮食上适当多吃一些辛温之品,如韭菜、羊肉、面食等,以培育阳气,助阳升发。适当运动,不使过疲,以利于机体进行吐故纳新,并能调畅气机的升降、血液的运行。如果违背了春季奉养阳气的规律,变生、予、赏为杀、夺、罚,则会损害肝的正常生理功能,而成为病态。
②饮食调养。首先,要重视饮食有洁、有节。有洁讲的是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及寄生虫病的发生。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肝脏为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而现代农业所生产出的农副产品,比如粮食、蔬菜等残留农药太多,对人体肝脏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提倡吃绿色无公害食品是一种趋势。平时我们对所购得的蔬菜、瓜果没有把握时,要尽量洗净,降低农药残留,以维护身体健康。
饮食有节,指的是对饮食物的摄取要有节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暴饮暴食。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一直有饮酒的习惯。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靠肝脏来分解代谢,而每日饮入酒精量超过50毫升,就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长期饮酒甚至可以发生酒精性肝硬化。所以,节制饮酒,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
同时,还应注意克服饮食偏嗜,平衡膳食种类,均衡食物营养等问题。现代有人提出的吃素、吃野、吃粗、吃杂、吃淡、吃绿的饮食新潮流,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这是在人们普遍过食肥甘厚味而导致许多“文明脖的情况下出现的提法。当然,也不应就此产生另一极端的偏嗜。关键还在要“平衡膳食”。克服饮食偏嗜,首先要注意饮食不能太热太凉,要注意“热无灼灼,寒无沧沧”。长期过量地吃寒凉食品,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长期吃过热食品,可以使体内蕴热。饮食的过凉过热,均可对肝脏的功能造成损害。克服饮食偏嗜,还要注意五味不要偏爱。因为从《内经》来讲,酸、甜、苦、辣、成五味,对五脏各自有其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成入肾、辛入肺等。长期偏嗜某一味的食物,必然要造成相应脏腑的偏盛和偏衰,也会造成脏腑之间的营养过盛或匮乏,从而产生各种病证。例如,酸入肝,适量吃一些酸性食物,对肝脏有一定好处,但是如果过量嗜食酸味,就会给肝脏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
还有,近些年来,由于受到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等“三高”饮食带来的健康问题的影响,人类又将“饮食回归自然”提到重要日程上来。所谓的“饮食回归自然”,如前所述,就是提倡人们要选用新鲜的、没有受到污染的蔬菜、瓜果以及野菜、野果、野味等低糖、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要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口味力求清淡和自然。免除食品加工过程中熏、炸、烤、腌等程序。又不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使食品营养成分受破坏,而且原汁原味,味美可口。
此外,饮食中的“忌口”问题,也是养生保健中的一个永久性话题。所谓忌口,就是指某种体质的人或患有某种病的人不该吃的食品。如果吃了这些食品,就会对人体的健康,或病体的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内经》中非常重视饮食宜忌问题。例如古人讲的“产前宜凉,产后宜温”就是对孕产妇的饮食忌口要求。又如前面所讲过的,盱病的病人要忌酒,忌暴饮暴食,忌油炸、腌制、熏烤食品,不要偏嗜五味,还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在肝硬化伴有腹水时,要吃无盐饮食,并控制水的摄入量,不能吃辛辣及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不可以吃干硬食品,以免划破食道、胃底的静脉而诱发上消化道的大出血。也不能吃鸡、鱼等味道香美的食品,以免过量的芳香族氨基酸进入人体后,而诱发肝昏迷。有人针对肝脏保健而提出的食宜缓、食宜淡、食宜暖、食宜软、食宜杂、食宜绿的原则,对肝脏的保健与康复是十分有益的。
③情志保肝。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怒伤肝。所以,有关肝脏在精神情志方面的保健原则,应以舒畅心情,避免不良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解能力和制怒为主。
我国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是做人不但要像大海一样胸怀广阔,容人容事,也要像岩石一样刚正不阿。我们为人处事,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宽宏大量,能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心胸狭猛,没有肚量。俗话说:“进一步苦海无边,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搞好和周围同事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在工作学习时周围有一种友谊和谐的气氛,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怒”为七情之一,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怒”为肝之志。《内经》里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矣。”由此可见,“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何才能制怒?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当注意。首先是有些疾病使人易于发怒,如高血压,慢性肝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以及一些心理障碍的疾病,就容易发脾气,而发怒也会加重这些原发玻所以积极地治疗原发病,也属于“制怒”的一个方面。其次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饱览-群书能使人增加知识,处变不惊,心胸坦荡;游览祖国锦绣河山,可增加阅历,使人气血调畅,心情愉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修炼自己的性情,使人气机调畅,心平气和。闭门静坐,不被外来钱权所扰,不为势利所动,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正气内存,邪不可侵,病从何来?另外,还要有乐观主义精神,保持心情一伊陕。在心情不好或被人误解,或受到别人的人身攻击时,找们也不妨学一点阿Q精神,以保持自我心理\'T-衡,维持乐观的情-绪。我们遇事要冷静,还要学会宣泄。遇事冷静,才能想出周密的应变对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一遇不如意之事,就大发雷霆之怒,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是对身体有害的。如果遇有不平之事,要及时向亲朋好友、子女爱人倾诉宣泄,不要闷在心里,以致气郁成疾。
④劳逸结合。劳与逸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过劳则伤气,过逸对肌肉不利。不劳则气血郁滞不畅,少逸则精血暗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生产条件已有改善。所以目前因过劳(除房劳及脑力劳动以外)致病已不多见,而过度安逸带来的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已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劳逸结合除了要提倡节欲保精以免房劳伤肾和合理用脑,以免过度伤神之外,重点应讨论伴随过度安逸给健康带来的影响。
运动保健之所以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作用,关键是因为运动能促使血脉内气血通畅,从而使各个部位都得到精津气血的濡养。“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使气血流畅,还能以“动”济“静”,动静结合,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运动量要适度,不要过极,要做到“形劳而不倦”。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能收到运动健身的功效。

上一篇:肺与肝的关系
下一篇:养肝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