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正常肝脏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部,上界紧贴于膈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五肋骨上缘,下界与右肋弓相齐,在腹上部突出剑突下约3厘米,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肝脏除位于腹上部的部分以外,其他均被肋骨和肋软骨所遮盖。 我国成年人肝脏的重量,据解剖学测量,男性为1 230~1 450克,女性为1 100~1 300克,胎儿和婴幼儿的肝脏所占体重的比例则远远大于成人。胎儿肝脏的体积可占腹腔容积的1/2以上,新生儿的肝脏占体重的1/18,而成人肝脏只占体重的1/50~1/35。肝脏的长径(即左右径)约为25厘米,宽(即阔径)约为15厘米,厚径约为6厘米。 肝脏的外形呈楔形,右端粗大而圆钝,左端细小,活体肝脏表面为红褐色,质软而脆,容易破裂。它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左、右四缘。肝的上面向前上方隆突,对着膈,又叫膈面。表面沿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膈面的上部接在膈的下面,而其前部在胸骨下角的下方,与剑突和腹前壁相贴。肝的下面凹凸不平,向后下方,与腹腔脏器相对,又叫脏面,此面有连成H形的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即为肝门,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管位于最前方,其后为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的左右支,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所包绕,总称为肝蒂。左纵沟较窄河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脐静脉窝,内有肝圆韧带,后部为静脉导管窝,内有静脉韧带。肝圆韧带和静脉韧带分别为胎生时期的脐静脉导管的遗迹。右纵沟比较宽阔,其前半部容纳胆囊,叫胆囊窝,由肝前缘至肝门。后半部内有下腔静脉通过,叫腔静脉窝,由肝门斜向后上方,至肝后缘。腔静脉窝因有三条肝大静脉和若干肝小静脉经此出肝注入下腔静脉,故又称第二肝门;在下腔静脉窝下段,接受来自右半肝脏面的静脉及尾状叶的一些小静脉,统称为肝短静脉,此处即第三肝门。 肝脏被镰状韧带和左纵沟分为左右两叶,在下面右叶还沿肝门和右纵沟分出肝门前方的方叶和肝门后方的尾状叶。 |
上一篇:肝脏和胆囊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下一篇:养肝常识:肝叶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