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有哪些?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简称甲肝。此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感染或其他继发症等。其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且多为轻型,常呈隐性感染,在年龄较大病人中病情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周至数月。我国甲肝发病率占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约占40%~50%。甲肝的传染源是急性期及亚临床感染病人。急性黄疸型甲肝病人是传染性最强、最重要的传染源,且在传染性最强的黄疸前期,一般很不容易诊断,往往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进行治疗。一旦黄疸出现后,病人已基本无传染性,此时隔离已失去意义,因此,当在肝炎流行季节,出现似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胃肠炎症状时,病人和医师要高度警惕,及时进行肝功能和病原学检查,以期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急性无黄疸型甲肝约占病例总数的50%~90%,尤其儿童多见,可达90%以上。这类病人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常被误诊,增加了他们长期和周围人群接触传染的机会。因此,急性无黄疸型甲肝病人是潜在最危险的传染源。亚临床甲肝病人在散发性病例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人感染HAV后3—4周,大便和血液就开始具有传染性,并持续3周左右,相当于黄疸出现前2周及黄疸出现后1周。一般在发病后25—35天后,大便和血液基本无传染性。甲肝无慢性病毒携带者。黑猩猩和绒猴等也可作为传染源,但这种机会较少。

上一篇:什么是病毒性肝炎?怎么分类?
下一篇: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有哪些?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