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乙肝患者的一般接触是不会传染上乙肝病毒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乙肝病毒有特殊的传染途径。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家族性的垂直传播(尤其是母婴垂直传播,即婴儿在分娩期和围生期传染)而得(80%),其次是经血液、医疗途径而传染(10%),再次是性传播。从这个角度看,乙肝的传染性主要针对家族成员和性伴侣,以及血液、血制品、手术、外伤等等情况而言,一般接触难以导致乙肝病毒感染而引起慢性乙肝。 二是感染乙肝病毒与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接触乙肝病毒后,体内都有正常的免疫监视系统及处理系统,病毒侵入体内,可及时被发现并予以清除,这样一个过程,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关于这一点,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医学研究者对乙肝患者配偶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丈夫或妻子为乙肝病毒阳性,结婚后传染上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与正常人群的感染率相似,绝大多数乙肝感染者的配偶不但没有患乙肝,还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抗体。夫妻间的接触应该算是最密切的吧,但他们的感染率与人群一般感染率相似,这足以证明,只要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在体内是难以有立足之地的。 那么有人会问:现在有过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样形成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导致母婴传播,这占了传染的80%以上;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献血等环节也不严格,导致血液传播,这占了传染的10%以上。随着一次性注射器的广泛使用和乙肝疫苗的普及,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逐步被遏止和阻断,乙肝传播会逐步减少。 |
上一篇:漩涡中的岛屿——肝脏
下一篇:非药物疗法治疗乙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