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相助,养肝莫忘调脾胃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此时既是养肝也是调养脾胃的好时机。中医学认为肝脾相助,“治肝先治脾”。这是为什么呢?肝与脾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在五行相生相克学中,肝属木克脾土,其中“克”是制约、约束的意思,因为树根吸收土壤的营养,以补益树木才能粗壮,而土壤得到木根的疏达,更能得到天地之精华的补充滋润,土沃才能木盛。所以说春季养生最重要在于养肝,但调养脾胃也不可大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肝气调达,有助于脾胃的运化。脾胃健运,生血养肝,肝血调畅,有助肝气的疏泄,故调理脾胃才能起到养肝之作用,肝木与脾(胃)土互助,机体就生发强壮。若脾失健运,生血乏源,可致肝血不足,出现两眼干涩,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四肢麻痹,夜寐多梦,妇女经少或经闭等病证;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可致“肝脾不和”,出现胃脘胀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胸胁胀满或窜痛,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病证。若脾胃湿热,上蒸肝胆,使肝胆疏泄不利,可以引起黄疸,出现肉眼可见的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由此可见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在病理上它们是互相影响的,而在生理上也是互惠共生的,所以我们说养肝莫忘调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益于健康;反之,脾胃功能失调则人体营养缺乏,体质下降,身体瘦弱,而失于健康。也正如著名医家李东垣所说:“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
  
  春季调肝养脾的食物很多,如糯米、燕麦、南瓜、茼蒿、四季豆、板栗、红枣、山药等,而在这些食物中,茼蒿(俗称蓬蒿)既是时令蔬菜,又能养脾,是最适合的食疗菜肴。中医学认为,茼蒿性味辛、甘,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有助于温脾理气,宽中开胃,增加食欲,并且其所含粗纤维有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达到通腑利肠的目。还可以养心安神、润肺补肝,所以有着“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的美誉。它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蔬,更是一种良药。此外,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升发,应该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助阳外泄,使肝木生发太过而克伤脾土。
  
  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酸味属肝,主收敛不利于肝的疏泄,由于春季肝气本身就旺盛,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甘味气性柔和,可使肝气柔和地升发,又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因此,要多食用大枣、山药、燕麦、南瓜、胡萝卜、菜花等甘味食物,利于补肝益脾。

上一篇:肝脏——人体中重要的解毒器官
下一篇:春天当令,饮食莫忘养肝胆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