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是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化学物质,它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参与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各种物质在体内只有保持一定的浓度,才能使物质代谢正常进行。激素过多或不足,都会使物质代谢发生紊乱。
人体一方面能控制激素的分泌量,同时肝脏又能将某些激素转变为无活性或活性较小的物质,以调节激素的作用。激素在体内不断地被破坏、失去其活性的这种作用称为激素的灭活,激素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由尿排出。在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的生成与灭活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之中。 激素的灭活主要是在肝脏中进行,如肝脏中的胰岛素酶能使胰岛素迅速灭活,这大概就是胰岛素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即减少一半活性所需要的时间)只有3~5分钟的主要原因。甲状腺素一部分在肝内放出碘而失去活性,一部分经肝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中可被再吸收或遭细菌破坏。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在肝内进行脱氨或与葡萄醛酸结合而灭活。类固醇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在肝内还原成四氢氢化可的松而灭活。雌激素和醛固酮可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灭活;雄激素在肝脏内与硫酸结合灭活。神经垂体(垂体后叶)释出的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也与肝内葡萄糖醛酸结合被灭活。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而使某些激素在体内聚集,引起物质代谢紊乱。如醛固酮、血管升压素等一旦在体内聚集,就会引起水与钠潴留,严重肝脏病时出现的水肿或腹水就与上述两种激素分泌过多有关。体内雌激素过多时,女性可见月经失调;男性可致乳房发育、阳萎和睾丸萎缩。肝病病人出现“肝掌”和“蜘蛛痣”,就是因雌激素分泌过多使小动脉扩张而引起的。 |
上一篇:肝脏在维生素的代谢中是怎样起作用的?
下一篇:肝脏怎样在人体内发挥解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