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器官是随着胚胎发育而发生变化的,胚胎期,造血发生的时间一般起源于第三周,最初只是出现在卵黄囊间充质细胞内形成的血岛,分化出第一代造血干细胞,并开始造血,直到胚胎第二个月才停止造血,接着就为肝和脾开始造血,肝脾造血会一直延续到第七个月才会停止。从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月起,骨髓参与造血过程,肝造血功能逐步消失,骨髓开始成为终身的造血器官。婴幼儿时期的骨髓造血功能虽然通常都可适应急速成长和发育的需求,但是当造血需要过多增加的时候,肝、脾可以再参与造血从而来补充骨髓功能的不足。因此,这种骨髓外造血是代偿性的。成年人由于骨髓造血组织量很充足,如果出现骨髓外造血,则无代偿意义,而是功能紊乱的表现。
一般在身体缺血、缺氧的时候,肾脏就会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调节红细胞的生成。 肝脏及单核—巨噬细胞系可以生成转铁蛋白。但是当转铁蛋白供应不足的时候,就会影响红细胞的生长和寿命。 血细胞经常会因衰老而被破坏,也可能会因为意外和各种病理原因而遭到破坏,破坏的方式因血细胞的种类不同而不尽相同。红细胞破裂以后,所释出来的血红蛋白可以和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相结合,然后再被肝脏摄取,使脱铁血红素转变成为胆色素,铁就以铁黄素的形式沉着于肝细胞内。 |
上一篇:胆汁,让消化更轻松
下一篇:出现肝掌、蜘蛛痣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