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肝热,中医古籍《黄帝内经》里面称为刺热,可见这种热会让身心明显感觉到不舒坦。肝热,有诸多明显的症状,如小便黄、胁满痛、腹痛多卧、身热、目赤痛。手足燥,不得安卧。其中身热、目赤痛、胁满痛、身热、失眠感觉尤为明显。
肝热的情况下,这股热气会沿着肝经而游动,搅得身心不得安宁。不过肝热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所谓的“实”自然就是实实在在的意思,可见实热的意思就是肝里面的热确实是太多了。对于实热我们只需要将肝里面的热气给清除掉就可以了。还有一种热是虚热。所谓的“虚”,也就是虚假的意思,自然虚热指的就是这种热是一种假热,这种热并不是肝里面的热气真的多了,而是肝阴不足引起的。虚热的话,需要滋阴,来缓解热气过强导致的各种不适感。 先来了解一下肝实热的症状。对于肝实热,《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这样的记载:“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热则阳气盛,致心下坚满,两胁痛上小腹,忿忿如怒。气逆目眩,为血有余,即目痛,眼眦赤,生息肉,阳毒所致,悒悒先寒而后热,颈直背强,筋急不得屈伸。” 通过《备急千金要方》的论述,不难看出,肝实热的一些典型症状有两胁痛、容易动怒、目眩、眼睛里面容易生息肉等。对于肝实热,需要泻肝清热。泻肝清热可用桑叶、菊花来调理。菊花性寒,归肝经,清肝热的疗效比较好。 中医认为桑叶性寒,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本草分经》中说,桑叶“苦甘而凉,滋燥凉血,止血祛风”。《本草备要》中说,桑叶“代茶止消渴”。正因为可以疏散风热,为此肝风导致肢节疼痛或麻木,可以用霜打过后的桑叶煮汤,淋洗手足。其能平肝降阳,可除肝经风热。桑叶除肝经风热,还可煎水代茶饮之。 桑叶、菊花都能除风热,若是肝经有热就可以用其食疗。 还有一种热为虚热,虚热主要是由肝肾之阴不足导致的,缓解虚热需要滋肝肾之阴。肝肾之阴不足的话,目失滋养,则两目干涩;阴液不能上润,则口干咽燥;肝阴不足,冲任失充,故月经不调。另外,阴虚还有舌红少津症状。 可见,肝肾之阴不足有几个非常典型的症状,一个是少津,一个是咽干,一个是身热。对于女性来说,还会有月经不调方面的问题。肝阴不足,则需要滋阴,阴血充盈则热可除。滋肝阴,可经常用鸭肉煲汤喝,有滋阴功效。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桑叶菊花粥 取鲜桑叶15克,鲜菊花30克,粳米50克。粳米淘洗干净,菊花、鲜桑叶洗净,菊花、桑叶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煎20分钟,取汁;倒入粳米中如常法煮粥,熬到粥熟即可食用。 |
上一篇:女贞子蜂蜜饮帮你滋阴养肝,远离火气困扰
下一篇:桃仁是疏肝化瘀的好手,女性痛经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