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西医里面的说法,主要症状为: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胁痛、乏力、苔黄等。中医里面并无胆囊炎的说法,而是将其归入“胁痛”范畴。根据中医理论,肝胆互为表里,为此肝病会影响到胆。
肝主疏泄,而受各种因素影响,肝气最容易郁结。肝气郁结,则湿热而生,湿热蕴结在肝胆内,影响肝胆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影响到胆汁的循行,生出肝胆疾病,西医里面的胆囊炎就是其中的一种。湿热熏蒸,胆气上泛则出现口苦症状;胆汁不循常道,则面目周身发黄、发热。 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所以要除湿热。利肝胆有助于促进胆囊炎的好转。除湿热不妨试试丹参郁金蜜。 【丹参郁金蜜】丹参500克,郁金250克,茵陈、蜂蜜各100克,黄酒适量。丹参、郁金、茵陈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加黄酒1匙,小火煎半小时,滤去药汁约大半碗,再加水煎取药汁大半碗,混合两次的药汁;将蜂蜜放入,搅匀,加盖,用旺火隔水蒸2小时,待冷装瓶即成。每日1~2匙,以开水冲服。 丹参为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寒,所以能除热。其归心经和肝经,故能除肝经、心经中的火气,为此能除烦安心。 郁金为姜科植物郁金的块根,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对于郁金的功效,明代倪朱谟编写的《本草汇言》中记载:“郁金,清气化痰,散瘀血之药也。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故治胸胃膈痛,两胁胀满,肚腹攻疼,饮食不思等证。”郁金能疏肝,所以肝气不舒者适宜。胆囊炎往往与肝气不舒有关,这里用了郁金一味是比较适宜的。 茵陈也是常用中药,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如茵陈大枣汤,就是清热利湿的常用汤水。 蜂蜜是中老年人常用的滋补品,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的作用。正因为蜂蜜可以清热,所以对于热邪所致的口渴、大便不通均有效。身体里面有热邪,有很多的蜂蜜小验方,如蜂蜜鲜藕汁和鲜百合蜂蜜。 对于蜂蜜的清热作用,《本草纲目》中有相关论述,并给出了相关验方。诸如:大便不通。用蜜二合(约40毫升),微为煎至饴糖状,趁热做成挺,长一寸,一端尖细。待冷变硬后,寒入肛门中,不久即可通便。产后口渴。用炼蜜不限量,熟水调服即止。睡前服,适宜于失眠患者常食。 胆囊炎患者要注意饮食,有些食物不适合胆囊炎患者食用,诸如鸡蛋及其油腻之物。对此,唐代食医孟诜说:“鸡子动风气,不可多食。”《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多食动风阻气……痞满、肝郁,皆不可食。”除鸡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皆不宜多食。除了禽蛋外,也不要食用油腻食物,热性食物也不宜。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胆囊炎患者饮食要清淡,要保持心情愉悦,只要多加注意,对于胆囊炎的好转是很有帮助的。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薄荷绿豆汤 薄荷叶、绿豆适量。薄荷叶洗净,绿豆洗净。绿豆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0分钟,加入薄荷叶,小火煮沸,饮汤。 |
上一篇:肝风上行致头晕目眩,可用天麻炖猪肝来调理
下一篇:肝气不舒易患乳腺疾病,香附路路通蜜饮拯救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