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诊断肝实质损害的酶有哪些?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范围】0~40单位/升。
  
  【临床意义】
  
  ALT是一种催化丙氨酸与α酮酸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是重要的氨基转移酶之一。该酶在各组织细胞中的含量依次为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脾、肺等,在肝组织中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中肝内该酶活性相当于血清中的100倍,因此ALT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重要酶标志物,即对肝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度。临床症状出现之前酶活性已经开始升高,一般以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上限25倍,持续异常半个月以上,作为诊断肝炎的标准。但我国的慢性HBV感染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性,ALT即使未达到此值,如长期迁延不降,也可能是肝炎,甚至可以是较严重的肝炎。
  
  血清ALT测定对肝病的诊断具有高灵敏性,几乎所有的肝病都可有血清ALT活性增高,但并不是特异性指标。
  
  1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以前血清ALT的活性已经开始升高,增高的幅度可达正常值上限的数十倍乃至几百倍。在无黄疸性肝炎时,血清ALT活性升高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这样不仅可以早期诊断肝炎并进行隔离而且在流行病学上具有特殊意义。典型黄疸型肝炎血清ALT活性在黄疸出现前2周全部病例均有ALT活性的显著升高,ALT活性可达500单位/升以上。在急性黄疸病例中,血清ALT的活性测定,对黄疸原因的鉴别具有诊断意义。急性肝外阻塞时,血清ALT活性一般

上一篇:肝穿检查的价值有哪些
下一篇:肝昏迷患者如何选择氨基酸治疗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