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的生理功能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胆囊通过吸收、分泌和运动等功能而起浓缩、储存、排出胆汁的作用,具体如下所述。
  1.储存功能肝不断分泌胆汁,平均每天分泌800ml,少部分直接进入肠道,绝大部分则浓缩后储存在胆囊内。进食后食物经过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之释放出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促使胆囊收缩,将储存的浓缩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内,以帮助消化。
  2.浓缩功能胆囊黏膜有较强的吸收水和电解质的功能,淡黄色的胆汁在胆囊内被浓缩至原来体积的1/10~1/6后呈棕黄色。胆汁浓缩后可防止胆囊内压力过度增高,并随时向消化管内提供浓缩的胆汁,同时也可推迟胆管梗阻时黄疸的出现。
  3.分泌功能胆囊每日分泌约20ml黏稠的液体,以保护胆囊黏膜,使之不受胆汁的侵蚀,并使稠厚的胆汁更易通过胆囊管。当胆管完全梗阻后,分泌的黏液积于囊内,而已进入囊中的胆色素被吸收或氧化,囊内容物呈无色黏液,即所谓“白胆汁”。
  4.收缩功能胆囊收缩持续5~30分钟,囊内压力可达300mmH2O;但胆汁的排出又受胆总管口括约肌的控制。进食后括约肌松弛,囊内压大于胆总管压力,胆汁排出(胆总管内压力可下降至100mmH2O);空腹时则括约肌关闭。另外,当胆总管压力上升超过300mmH2O时,有抑制胆汁分泌的作用。
  胆囊收缩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食物、激素、妊娠、神经、药物、针刺、疾病及外科手术等。食物中的脂肪是最有力的刺激,通过刺激十二指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使胆囊收缩。胆囊的排空还受神经作用的影响,刺激交感神经,可抑制胆囊的运动,而使胆总管括约肌收缩;而刺激迷走神经,可使胆囊收缩、括约肌松弛,排出胆汁。
  胆炎症引起胆囊及胆总管口括约肌功能失调时,胆汁流通发生障碍,可促使胆汁中固体物沉淀,成为胆结石形成的因素。胆囊切除后,则胆总管呈代偿性扩张以代替胆囊的功能,病人可无特殊不适。但胆总管代偿功能尚未建立或调节功能失灵时,则病人可表现出类似胆绞痛等不适症状。

上一篇:肝的生理功能
下一篇:什么是酒精性肝病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