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常识:了解肝源性腹泻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肝源性腹泻
  有的慢性肝病病人会出现腹泻现象,这种腹泻有时并不是因为肠炎引起的,而是与肝病有关,我们称之为肝源性腹泻。肝源性腹泻有以下表现特点:
  (1)每日大便1~3次,在清晨或早餐后连续排出,量不多,很少在夜间排便。
  (2)排便不畅,每次排便时间长,一般不伴有腹痛或仅有轻微腹痛,排便后缓解。
  (3)大便不成形,多为溏泻或脂泻,不伴有脓血,脂泻明显时大便有油光。
  (4)服用抗炎止泻药物效果不佳。
  (5)大便常规化验检查结果多为正常。
  肝病病人容易发生低血糖
  肝脏是体内糖代谢的主要场所,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脏中的糖原便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液。肝病病人由于肝脏广泛受损,肝糖原的储备量明显减少,当不能及时释放足够的葡萄糖至血液以补充血糖时就会发生低血糖。若反复发生低血糖,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外,则可以说明肝细胞损伤很严重。
  低血糖常发生在清晨空腹时,饥饿和运动可引起低血糖。出现低血糖时病人表现为心慌、头晕、出汗、面色苍白、饥饿和全身乏力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视力障碍。
  黑便是危险信号
  黑便又称柏油便,是由于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形式之一,消化道出血每天60毫升以上,即可表现为黑便。大便如持续呈黑色并且质干,说明有持续性的少量出血。当肝硬化病人出现黑便时,应警惕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一定要告诉医生。

上一篇:肝病病人腹胀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肝病?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