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为香蒲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狭叶香蒲(又名水烛香蒲)、东方香蒲的花粉,其同属植物长苞香蒲、宽叶香蒲。细叶香蒲(又名小香蒲)和蒙古香蒲等的花粉,也作为蒲黄入药。本品生用可行血,祛淤,止血,止痛:炒用可收敛止血。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尿血、产后淤血腹痛、子宫出血、痛经、外伤出血和跌打损伤等各种出血病症及淤血疼痛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表明,蒲黄含有黄酮类成分,多种蒲黄均含有柚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等,并含有甾类成分以及棕榈酸、花生油烯酸、香蒲酸和多种氨基酸成分。另外,宽叶香蒲、长苞香蒲、水烛香蒲和蒙古香蒲均含钾、磷、锌、硫、镁、钙等20多种无机成分。 现代中药研究结果证实,蒲黄具有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对蒲黄的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很多实验证明蒲黄及其有效成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而且这在病理基础上也得到了证实。从蒲黄对高脂血症脂质成分组成的影响来看,高脂组的血清胆固醇明显高于蒲黄高脂组,这也证实了蒲黄的降脂作用。 动物药理研究表明,蒲黄对肠道吸收碘-胆固醇影响的实验,证明蒲黄能防止高脂喂饲动物的血胆固醇水平增高。蒲黄对家兔胆管排出胆固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口服蒲黄有抗食饵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有抑制胆固醇从胆管排出的作用。碘-胆固醇灌胃后,血中碘-胆固醇的脉冲数低于高脂对照动物。从而揭示蒲黄的抗食饵性高胆固醇血症是通过抑制从肠道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或)胆汁的胆固醇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增加胆固醇的排出量来实现的。 现代临床应用蒲黄治疗高脂血症的报道不少,降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亦有显著差异,并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5%~92%。对降低体重、改善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与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及降压等方面亦有一定作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蒲黄用于药膳防治脂肪肝、高脂血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中医认为蒲黄能行血散淤,且临证常用于淤血所致的脘腹疼痛,尤以妇人痛经、产后腹痛为多用。因此,“孕妇慎用”。现代中药应用研究也证实,本品治疗量口服无明显副作用,但蒲黄可收缩子宫,故孕妇不宜服用。其二,蒲黄止血多炒用,散淤止痛多生用,这是长期的临证经验。值得重视。其三,对于脂肪肝、高脂血症患者来说,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病人,因而在日应用量上不宜过大,若单味用药应控制在30克以内,若与有降脂功效和药食兼用之品配伍应用,蒲黄服食量还应再减少一些,日服食量以10~15克为宜。 |
上一篇:银杏叶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下一篇:女贞子是如何抗脂肪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