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3:魏某,男,40岁,2006年5月12日初诊。患者平素饮酒较多,形体偏胖,2年前开始出现右胁部隐痛不适,之后时轻时重,每于饮酒则病加,曾到某医院诊治,经查肝功能、B超等,诊断为慢性胆囊炎、酒精性脂肪肝,缘于自觉症状并不太重,加之肝功能正常,没太放在心上,也没有服用治疗。1周前因饮酒加之心情不好,右胁部隐痛不适、脘痞腹胀再现并加重,现患者右胁部胀闷、隐痛不适,神疲嗜睡,脘痞腹胀,嗳气纳差,痰多胸闷,查舌质淡,体胖大,苔白腻,脉濡缓,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1.8μmol/L,谷丙转氨酶54U/L,谷草转氨酶48U/L,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阴性,血脂检查胆固醇6.8mmol/L,三酰甘油2.8mmol/L,B超检查提示肝脏稍大、脂肪肝,慢性胆囊炎。西医诊断为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慢性胆囊炎,中医诊断为胁痛,辨证属痰湿内阻伴肝郁型,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祛湿化痰消脂为治法。
处方:木香6g,半夏10g,陈皮12g,茯苓15g,吴茱萸6g,胆南星6g,高良姜9g,砂仁6g,贝母9g,玄参12g,柴胡12g,白术15g,泽泻12g,瓜蒌12g,建曲12g,麦芽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6剂,右胁部胀闷、隐痛不适有所减轻,纳食增加,精神好转,但又出现口干口苦,心烦急躁,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疑为过用辛热之品伤津化热所致,上方去木香、高良姜、吴茱萸等辛热之品,适当加入黄连、郁金等清热和中化湿之药,继续服用。1周后右胁部胀闷、隐痛不适以及口干口苦、心烦急躁消失,其他症状明显减轻。守方随证情加减继续调治1个月余,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血脂各项指标也有明显改善。 分析:此为治法用药失当,过用温热之品引发的变证。痰湿内阻伴肝郁之酒精性脂肪肝,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祛湿化痰消脂为治法,并无不妥,但在选用药物时切记不要过于温燥,否则易引发变证。此例患者初治时虽治法正确,但用药过于温燥,故而疗效欠佳,之后经调整用药而愈。从此例患者的治疗中可以看出,熟练掌握中药的功能主治,在临证时恰当选用中药是多么的重要。 |
上一篇: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误案分析二
下一篇: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误案分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