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型
【主症】右胁部时有刺痛或胀痛,痛引肩背,痛处固定不移,久痛不已,胁下或有积块,面色晦黯,纳差腹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川芎10g,桃仁9g,赤芍10g,白芍12g,牡丹皮10g,延胡索10g,红花6g,柴胡12g,郁金12g,陈皮12g,茯苓15g,薏苡仁15g,麦芽15g,山楂12g,甘草6g。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牡丹皮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延胡索、柴胡、郁金疏肝利胆,理气止痛;陈皮、茯苓、薏苡仁、麦芽、山楂健脾化湿,理气和胃,改善消化功能;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肝胆并治,脾胃双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宜慢性胆囊炎出现气滞血瘀病机者。 【注意】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一般病程已长,治疗时宜缓图以功,速效往往适得其反。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患者血瘀有轻重之分,轻者用玫瑰花、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即可,对于血瘀之重者以及有胁下痞块者则非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水蛭之类不能奏效。本型患者虽以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但脾胃虚弱常相伴而在,况且活血化瘀易伤及脾胃,在活血化瘀中应特别注意顾护脾胃。 |
上一篇: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的方药
下一篇:中医治疗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