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型
【主症】本型可见于胆石症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右胁部疼痛,甚则绞痛难忍,痛引肩背,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甚或拒按,可有发热寒战或黄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湿止痛,利胆排石。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2g,枳壳12g,白芍15g,大黄9g,茵陈30g,栀子12g,郁金15g,金钱草24g,虎杖12g,厚朴10g,竹茹12g,香附10g,甘草6g。 【方解】方中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壳、大黄取大柴胡汤之意,以和解少阳,疏肝利胆,内泻热结;大黄、黄芩、栀子、虎杖、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厚朴、香附理气止痛;郁金、金钱草、虎杖清热解毒化湿,行气利胆排石;竹茹清热化痰和中;甘草兼能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湿止痛,利胆排石之剂。 【注意】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是胆石症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证型,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湿止痛、利胆排石为原则。在治疗中如若湿热得除,则应及时调整治法用药,注重养肝利胆,以免久用清热燥湿之药物而耗气伤阴,变生他证。 |
上一篇: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胆石症的方药
下一篇:中医治疗肝胆脓毒型胆石症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