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仙治疗鼓胀病特色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赵海仙治疗鼓胀病特色 [陈余健.赵海仙治疗鼓胀病特色浅析.江苏中医药,2002;23(11):6] 赵海仙,苏北晚清名医,赵氏认为鼓胀病起于肝气郁遏,肝木乘土,或土虚木乘,肝脾同病,而致疏泄失司,运化不健,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气交阻,脉道壅塞,血气不畅,瘀血遂生;或是土被木乘,脾为湿困,反过来又会影响脾之运化及肝之疏泄。如此恶性循环,缠绵反复,肝脾功能失调,气湿痰瘀互结体内,从而形成以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为病机特点的鼓胀。因此,鼓胀之病,虽与心肝脾肺肾等多脏器的不同程度受损有关,但根本还在于肝脾功能的失调。同时,赵氏亦指出,由于该病缠绵,极难求痊,故久病必然及肝,肝脾肾同病,阴阳两亏,病势益深,且变症百出,从而出现“阳络伤血外溢,阴络伤血内溢”之吐血、便血及喘逆等重症。
  赵海仙认为应以虚为本,即便有实,也是虚实夹杂、虚多实少。治疗当以扶正为主,攻逐为辅。扶正主张“非温饮不解”,而多用温补阳气之法,常用熟附片、淡干姜、川桂枝、伏龙肝、开口吴茱萸等药;攻逐则用理气、涤饮、通络之剂,常用煨木香、川朴花、大腹皮、陈皮、茯苓皮及自拟涤饮散、通络散等。在扶正方面,赵氏尤重健脾。因为“土为万物之母,众污所归”,且脾居中焦,司升降之职,具坤顺之德而行乾健之功。“若脾气虚弱,运机一滞塞,瘀浊内停中焦,以致腹渐胀满……久则土不制水,水溢高原,必有喘逆、脐凸之忧。故赵氏认为,此时应着重健脾,脾健则运化得常、阴霾自退。
  赵氏还认为,鼓胀病虽虚实夹杂,但仍虚多实少,以虚为本。故用药切忌辛燥行气或苦寒败胃之品。健脾补虚,多用茯苓、白术、陈皮等清淡之品;理气常用川朴花、香橼皮、香苏梗,少用木香、砂仁,几乎不用青皮、枳实之类;利水消肿以冬瓜皮、大腹皮、干蟾皮等皮类药为主。即便针对痰饮、瘀血等标实之证,非用甘遂、芫花、琥珀之类不可者,也是制成丸、散,少少与之,且中病即止,以免“徒耗正气”。赵氏治鼓胀用药,不仅药味轻淡,且剂量较小。因为“中满之症,极难求痊”,使用大剂量滋腻或祛邪之品,只能使本虚益虚,邪实更盛。因此,赵氏指出,治疗鼓胀,欲速则不达,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或以汤药施治,或以丸、散缓图。
  外染风寒,或情志不畅,均可致肝郁乘脾,肝脾功能失调。因此,赵氏特别强调要慎风寒,戒急躁。“清志安闲,俾肝得条达,使(脾)无剥制之灾”,则阴阳平和,精神乃治。而对于那些不慎感染风寒,或平素情志不畅,而致肝气郁遏者,则宗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时时不忘健脾。否则就会出现郁而乘脾之象,甚则有“单腹之患”、“孩鼓之虞”。对于已成鼓胀者,赵氏主张应积极施治,使病渐入佳境,以防吐血、便血、喘逆等变症。否则,则有土败之渐,甚则亡阴、亡阳,阴阳离绝。

上一篇:张锡纯应用茅根治疗鼓胀
下一篇:王旭高治疗鼓胀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