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听到黄疸,便直接联想是肝脏病的代表症状。不错,肝脏病容易引起黄疸,但并不是一切黄疸就是肝脏病。肝脏损害引起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全身循环的原因。
健康人每日约有1%的衰老红细胞破坏分解,并释放出血红蛋白再形成胆红素。胆红素与血液的清蛋白连接(称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被送到肝细胞,在肝细胞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变成能溶解于水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除。当血液中胆红素过多(如溶血),尤其是当肝脏功能减退,无法对送到肝脏的胆红素进行处理时,便容易造成黄疸。 一般,黄疸最明显的地方是眼睛的巩膜,其次是口腔黏膜,然后其他皮肤或黏膜等。黄疸因病因、发病机制的不同,种类也有所不同,经典的分类方法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3种: 1.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被大量破坏,产生的胆红素超过肝脏的排泄能力,使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出现的黄疸称溶血性黄疸。该黄疸出现的同时往往伴有贫血,例如蚕豆病。 2.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发生损害(如病毒性肝炎)出现变性、坏死、增生等病理改变,使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运转功能发生障碍;另一方面,胆小管受到肿胀的肝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的压迫,胆小管内胆栓形成,胆汁淤积。所以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可以增高。 3.阻塞性黄疸 可见于胆道内阻塞(如结石)或胆道外阻塞(如肿瘤压迫)等,此时肝细胞虽然分泌胆汁,向胆道内排泄,但由于前方受阻,道路不通,肝脏内胆管的压力因胆汁郁滞愈来愈高,最后导致毛细胆管破裂,其中的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液而发生黄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