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文临证心得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1.胆为腑脏,治胆以通利胆腑为要胆为六腑之一,是中空有腔的脏器,内藏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汇聚于胆。《素问·五脏别论篇》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都必须保持“泻而不藏”的特性,及时排空其内容物,保持通畅,还要不停地向下传递,才能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现代医学也证明,胆汁排泄不畅可造成胆汁浓度升高,不断刺激胆囊壁形成局部炎症。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着胆汁的排泄,肝疏泄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反之,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排泄不利,胆汁郁结,肝胆气机不利。临床上常见于胆囊炎的肝郁气滞型,本型多见于慢性胆囊炎的初期,由于肝郁气滞,肝胆失于疏泄,气机不畅而症见右胁下及上腹胀闷疼痛,甚者牵涉肩背,伴见食少嗳气,口苦咽干,大便干燥,排便不爽。临证时沈舒文教授首选柴胡、郁金、金钱草;若有肩背疼痛加用千年健;并擅长用大黄通腑攻下,疏利肝胆。大黄苦寒沉降,攻下通腑力强,一般用10g,最大可用至15g,另包后下,让患者根据泻下作用的强弱自己掌握用量,以保持大便通畅为度。嘱患者即使有轻微腹泻,或腹部微痛,亦无大碍,要坚持服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黄可疏通胆小管及微细小管内胆汁的郁积,并增加胆管的舒缩功能。
  2.胆病及胃,利胆兼和胃气“胆者,中精之府”,内藏胆汁,胆汁参与食物的消化,是脾胃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所说的“土得木而达”即以五行学说来概括肝胆和脾胃之间存在着克中有用,制则生化的关系。肝胆气机不利,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木郁及土,这就是我们临床上见到的某些胆囊炎患者常合并慢性胃炎,表现为胃脘胀闷、嘈杂、嗳气等症状。沈舒文教授认为此类患者,治疗在利胆的同时应兼顾和胃。这样既能疏肝利胆,又能防疏泄之药伤胃,和胃护中,改善症状。治疗上常选用柴胡、郁金、金钱草、半夏、陈皮、佛手、苏梗等以利胆和胃。
  3.胆病屡发易伤中,治兼益气养阴此类情况多见于年老体虚或手术之后的患者,正气虚弱,久病伤中,伤及脾胃之气,脾失健运,可见右胁肋胀闷隐痛,身困乏力,便溏,纳差;肝胆湿热余邪未清,湿热久壅胆腑伤阴而出现口干、低热等阴虚症状。沈舒文教授认为此类患者,不宜一味地疏肝利胆,而应审证求因,首先应益气滋阴,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得健,气机得畅。常用太子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麦冬、石斛等健脾养阴之品。
  在慢性胆囊炎的辨治过程中,应重视疏肝利胆、和胃护中、益气滋阴三法,因该病病程较长,有些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有急躁情绪,应嘱咐患者坚持服药,只有坚持服药,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上一篇:徐景藩临证心得
下一篇:黄一峰临证心得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