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疏法疏法即疏利肝胆法,主要适用于肝郁气滞,胆汁分泌不畅,临床见证有上腹胀痛或隐痛,痛引肩背部,嗳气泛口恶,纳呆体倦,精神抑郁则加重。以柴胡疏肝散合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川楝子、延胡索、枳壳、枳实、广郁金、青皮、赤芍、白芍等。
2.清法清法即清利湿热、解毒法,主要适用于肝胆湿热,热重于湿者。症见寒热往来,黄疸,口干口苦,呕吐胆汁,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方以龙胆泻肝汤为主,常用药物:龙胆草,茵陈、栀子、地耳草、虎杖、川楝子、蒲公英等。 3.通法通法即通泻通利排石法,适用于胆腑郁滞,有积有形,症见寒热往来,右胁掣痛加剧,有明显放射性牵痛,口干口苦,呕吐胆汁,大便干燥艰难,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方以大柴胡汤合承气汤,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枳实、制厚朴(川朴)、大黄(生军)、玄明粉(冲)、皂角刺等。 4.消法消法即消石溶石法,主要通过清利湿热、化瘀消石,通腑溶石等法,促使结石在体内溶化,从体内排出,适用于胆结石症,常用药物:生鸡内金、海金沙、大叶金钱草、广郁金、皂角刺、大黄(生军)、玄明粉等。 胆结石的产生和发作是以肝郁气结,湿热蕴结肝胆为病理因素。因此在消石的同时不可忽视疏肝与清肝利胆,通泄郁结,并每须配以通腑化瘀排石之法。黄老指出,胆结石的治疗务须“早”,祛邪注重“尽”,即早期应用清热利胆法,使湿热之毒祛尽,而胆为中清之腑,传化物而不藏,略有所积,皆为有形之实邪,治应顺之降之,通之泻之,祛其实邪,利其气机,使“结者散之,留者去之”,即通法也。结石已成则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溶石化石,促使结石从体内溶化、排出,即消法。临床中治疗胆结石不能单用一法一方,而要将以上四法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