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引起的肝损害有哪些?
由于使用药物引起的肝脏发炎称为药物性肝炎,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西药种类繁多,现已基本明确。有不少中药同样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炎,但是具体有哪些,有多少,损害的严重程度及临床分型,具体防范措施,目前尚不明确,也没有引起患者以及医学界的足够重视。现临床所见由于服用中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病例日见增多,有必要将中药源性肝损害重点提出来,引起重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杜绝其发生。 引起中药源性肝损害的原因:①治疗一些疑难病症,使用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药。如治疗银屑病时使用的克银丸及复方青黛丸含有土茯苓、山豆根、白鲜皮等,服用2个月左右时间出现皮肤瘙痒、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治疗癫 、银屑病、精神分裂症等,使用黄丹、檀丹,含有铅的氧化物,可以引起腹痛、肝肿大、轻度黄疸、转氨酶升高等。治疗甲状腺疾病,使用黄药子,中毒量为15~30克,出现黄疸、疲乏、食欲减低,甚至出现腹水和肝昏迷。②超剂量使用中草药。③一些中药偏方、秘方中含有肝毒性中草药。④一些中药制剂中暗藏的西药具有肝毒性。⑤开处方的中医不知其所开出的中药单方或复方中含有肝毒性中药。⑥中药的炮制方法、给药途径、剂型不当等。 口服的中药由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达肝脏,进行代谢。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单味中药的主要成分尚可明确,而中药复方为多种中药的混合制剂,成分相当复杂,难以明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不清,只要中药成分中具有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就有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亚急性肝坏死。 中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一般性肝损害: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中药,可引起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大剂量服用天花粉或注射其制剂也可导致肝功能受损。 (2)中毒性肝损害:超量或长期服用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制剂,可致中毒性肝炎,出现黄疸、肝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 (3)药物性黄疸: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点滴四季青注射液,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药物性黄疸。 (4)诱发肝脏肿瘤:中药荆芥、石菖蒲、八角茴、花椒、千里光等含有黄樟醚;青木香、淮木通、硝石、朱砂莲等含有硝基化合物,均可诱发产生肝癌。 (5)据不完全统计,具有肝毒性的中药还有艾叶、大风子、天花粉、肉豆蔻、合欢皮、金果榄、泽泻、大黄、千里光、土三七、苍耳子、川乌、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等。 中药源性肝损害产生的机制相当复杂,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免疫状况、遗传因素、肝脏功能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左右药物性肝损害的进程和程度。在使用中药治疗各类疾病的时候,如果出现食欲不振、疲乏、腹胀、肝区不适、肝区疼痛、黄疸(小便赤黄、眼黄、皮肤发黄等)症状或体征时,应注意排除是否为药物性肝损害,不可大意。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应立刻停止原来使用的药物,其次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还原性谷胱苷肽治疗。如果肝功明显异常,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可以给予保肝降酶降黄制剂,如甘利欣、强力宁、肝得宁、茵栀黄制剂、苦黄制剂等治疗。 |
上一篇:警惕药物性肝损害
下一篇:如何判断肝炎药物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