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引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肝硬化等,有时可出现血管病变,甚至引起肝脏的良性、恶性肿瘤,严重的急性药物性肝炎可引起暴发性干衰竭。据临床统计表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与药物热。药物性肝病可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中的2%~5%,或“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的10%,占老年肝病患者中的20%以上。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不一,与损肝药物的种类及引发肝病的机制不同有关。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药物性肝炎两大类。
以过敏反应为主的急性药物性肝炎,常表现为发热、皮疹、黄疸、淋巴结肿大,伴有血清ALT、胆红素和ALP中度升高,药物接触史一般在4周以内。
药物引起的慢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可能无任何症状,但也可能严重至发生肝哀竭。生化表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基本相同,如血清ALT , γ-GT的升高,进而可导致肝硬化伴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
|
上一篇:干扰素:治疗丙肝好选择
下一篇: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