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但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分布在肝细胞浆,AST分布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 急性肝炎和轻症的慢性肝炎,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明显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显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产生减少,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敌人”时, 球蛋白产生增加,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于肝功能减退,白蛋白产生减少,又由于体内存在肝炎病毒这个“敌人”,球蛋白产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肝细胞受损时, 胆红素的代谢及泄均发生障碍, 因此T-Bil和D -Bil均升高。 2.乙型肝炎为什么难治疗? 这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的特性和乙肝的发病机理所决定的。乙型肝炎病毒小,且分拆成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分布在体液内及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本身并不致病,但它可改变肝细胞膜的性质。使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 误把自身的肝细胞当做“敌人”来破坏,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即使你用抗病毒药物杀死了病毒,但自身的免疫功能仍会继续对肝细胞发生攻击。因此乙型肝炎比较难治愈, 除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左旋咪唑涂布剂就是一种新剂型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4.各型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用不同药物的目的是什么? 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灭乙型肝炎病毒:如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 (2)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如左旋咪唑涂布剂, 白细胞介素II, 胸腺肽等; (3)保护肝细胞的完整, 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如一些保肝药物; (4)促进肝细胞的各种代谢, 保证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如肝泰乐, 肌苷等; (5)促进黄疸的消退, 利胆:如强力宁等; (6)促进转氨酶的下降如垂盆草等降酶药; (7)治疗各种并发症。 但各型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是不一样的。重症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的破坏已到一定程度,因此不适合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急性乙型肝炎的多数病人在半年之内病原可以阴转,因此恢复期病人注射干扰素可促进病原阴转;对HBeAg和HBV DNA阳性者,因为其传染性强,病毒复制活跃,故提倡抗病毒与免疫调节治疗联合应用,对肝功异常者应注意休息及保肝治疗。 因为乙型肝炎的治疗是复杂的, 希望患者到专科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系统的治疗。 5.乙型肝炎有没有明显的传染期? 因为乙型肝炎病毒与甲型肝炎病毒不同,可长期携带。因此,只要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就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对乙型肝炎患者不好划定传染期。但乙型肝炎患者的传染性是不同的,HBeAg和DNA(+)者传染性大。 6.乙型肝炎治疗期间能否参加体力劳动? 乙型肝炎患者是否能参加体力劳动,不取决于治疗,而是根据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决定的。如果肝功能正常,患者可以边工作,边治疗。如果肝功能异常,者应当适当休息。另外,在干扰素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等不良反应,因此应注意休息。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不影响患者的工作,也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7.乙肝五项及HBV DNA的临床意义: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 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抗HBs(+)表示体内存在着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保护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可产生抗HBs。 HBeAg(+)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的指标, 提示传染性较强, HBV DNA的临床意义与其相同。抗HBe是HBeAg的抗体, 它的出现表明传染性较低, 病毒在体内不活跃。 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 一般存在于肝细胞内,只能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检测到,因此乙肝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但只要体内有HBcAg就会产生它的相应抗体--抗HBc,因此抗HBc(+)提示体内存在HBcAg。 8.乙型肝炎能治愈吗?治愈后会复发吗? 乙型肝炎是否可以治愈, 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状况和患者的年龄。 一般来说, 婴幼儿机体的免疫机能发育还不完善,不能识别像乙型肝炎病毒那么小的“敌人”,反而把“敌人”当成体内的“自己人”,长期“和平共处”。因此很难完全治愈。而成人机体免疫功能已发育完善, 乙型肝炎病毒一旦进入体内, 免疫功能即可识别, 并将其排出体外,这样的急性乙型肝炎是可以根治的。如果乙肝病毒指标全部阴转,并产生抗HBs就不会复发。如果患者仅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仍为阳性,则有复发的可能。 9.乙型肝炎携带者是否可以参军? 以前参军体检中没有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的检测, 故只要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都可以参军。但近几年来,发现一些战士入伍后,由于劳累, 致使乙型肝炎发病, 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又因部队通常是集体住宿,增加了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机会。因此,在参军体检中增加了此项指标。如为乙肝携带者, 最好不要参军。 10.得了肝炎后为什么会出现乏力,恶心,黄疸及肝区疼痛等症状?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大的“化学加工厂”,人吃进去的食物经胃肠吸收后都运送到肝脏。在肝脏“加工”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脂肪和人体代谢所需要的糖,还可变成能量使人能正常地从事工作和学习。一旦这个“化学加工厂”受到破坏,吃进的食物不能正常地进行“加工”而出现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化学加工厂”也不能正常地供给人体能量, 因此人就会感觉乏力。 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胆红素, 在肝脏转化为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因此大便呈黄色。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 就不能正常地转化和排泄胆汁, 血中的胆红素就会升高,人体就会出现黄疸,病人的大便颜色也会变浅,甚至变成灰白色。 肝脏内部没有神经, 肝脏的神经都分布在肝脏外面的肝包膜, 肝炎时引起肝脏肿大, 或者炎症波及肝包膜,或者肝包膜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就会出现肝区疼痛, 在劳累后更加明显。 11.“小三阳”患者如何治疗? “小三阳”是指HBsAg(+),抗HBc(+),抗HBe(+)。这类患者,可不用抗病毒治疗。因为目前的抗病毒治疗一般都是使HBeAg阴转。但对肝功异常者,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和酌情应用保肝药物治疗,防治肝细胞的坏死,从而进一步延长或避免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及肝癌。 12.我国乙型肝炎携带者的发生率及潜在危险: 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较高,约>10%,这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只有50~60%发展成肝炎。而发展成肝炎的病人中仅1/3左右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放松警惕, 要定期检查, 认真听从医生的医嘱, 按时服药, 多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都是可以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的。 13.其它病毒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何不同?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大同小异。只是甲型和戊型肝炎一般为自限性疾病,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可完全恢复,因此不用抗病毒药及免疫制剂。丙型肝炎病毒对干扰素反应良好,一般首选干扰素治疗。而乙型肝炎的治疗不仅要消灭病毒, 还要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去识别肝炎病毒并停止破坏自身的肝细胞,因此要适当加用免疫调节治疗。 14.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与预后: 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的感染一般呈急性过程, 发病比较急,患者一般可叙述出发病的时间。甲型肝炎患者80~90%起病初有发热,戊型肝炎的50%患者可发热, 发热3~5天后出现乏力, 消化道症状及黄疸, 经治疗后一个月左右痊愈,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就像“潜伏的敌人”一样, 悄悄地进入体内, 发病比较隐袭, 患者的自觉症状常不明显, 不能说清发病的时间,往往在体检或化验中偶然发现, 一般无明显发热, 消化道症状也比甲型和戊型肝炎轻。由于患者发现时, 常常已感染了很长期间,因此易转为慢 |
上一篇:乙肝常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征
下一篇:乙肝常识:乙肝孕妇能有健康后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