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家族聚集性特点十分显著,家中若一人发现有乙肝,进一步检查往往可以发现该患者家系中会有多人患乙肝,有时一家三代中都有乙肝,有时兄弟姐妹中多人有乙肝,有时母亲和孩子都患乙肝,有时母亲得肝硬化,孩子最终也发展成为肝硬化。对于乙肝具有的家族聚集性特点,没有人提出疑义,但是为何会有这种聚集特点,解释各有不同。过去一直认为家族聚集性是由于家族内人员接触机会较多,频繁和密切接触是导致乙肝家族聚集的原因。但是深入调查和分析肝家族聚集现象,发现许多现象仅用密切接触根本解释不通。例如个乙肝家系中,乙肝患者涉及祖孙三代多位家系成员,这些成员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例如祖母—儿子—孙子;家系中其他非血亲关系的亲属几乎都不得乙肝,例如父亲患乙肝,叔叔和姑姑都有乙肝,但是母亲、婶婶和姑父都没有乙肝,这些现象显然不能用接触传播来解释。 那么,该怎样合理科学地解释乙肝的家族聚集性呢?乙肝病毒感染与持续携带状态,以及一代代垂直传播和遗传因素分析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调查表明,乙肝传播符合多基因遗传特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发现者Blumberg认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具有遗传性血清蛋白多态性性质的病原体,依据表面抗原与其宿主血清蛋白遗传特性相结合一致与否来决定宿主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与否、持续时间或者是否产生抗体。通过乙肝家系调查发现,带有Au1纯合子的个体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容易成为慢性持续携带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即所谓的ICRON学说。提出热带地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出率明显高于温带地区的原因,就是热带地区人员Au1携带众多。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者家系基因分离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Blumberg提出乙肝病毒慢性携带状态之成立,主要基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母体传播作为迭合因子也是重要因素。有研究应用遗传度计算表明,乙肝病毒携带与遗传有关,特别是乙肝病毒在孪生子家庭中分布也有聚集趋向,孪生子双感染家庭成员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远远高于单感染和非感染者,且双亲对子女乙肝病毒感染的影响以母亲乙肝病毒阳性更重要。国内报道对23个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慢性携带家系375人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有血缘关系亲属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高于无血缘关系者(P<0.01),且一、二、三级亲属间随血缘关系疏远携带率递减(P<0.01)。经科学分析,证明血缘关系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上起的重要作用,一、二、三级亲属加权平均遗传度为88.8%,经过遗传方式分析,证实乙肝病毒传播符合多基因遗传特点。 |
上一篇:乙肝常识:乙肝传播途径告你知
下一篇:乙肝常识:乙肝不宜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