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常识:乙型患者的需求是什么?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二个“世界肝炎日”。时至今日,我国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也已走过1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关专家表示,规范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充分了解患者对于疗效和疗程的需求,并且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治疗,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乙肝患者走上一条希望之路。

充分了解慢性乙肝患者的需求?

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你是第十二个吗?”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钊教授说,这一主题旨在突显全球病毒性肝炎流行的严峻形势。目前,世界各国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近5亿,占全球人口的1/12。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近30万人死于肝脏相关疾病,如肝硬化、肝癌。

自1998年首个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在我国上市以来,抗病毒治疗的观念在临床上已逐渐深入人心,但慢性乙肝的治疗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将抗病毒的理念推广到基层或者非肝病专科医生中间,如何让更多的乙肝患者选择抗病毒治疗;二是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治疗方案,特别是要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让治疗真正满足患者的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指出。

王钊副理事长强调,慢性乙肝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年纪较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不仅要与疾病作斗争,还要小心地躲避社会上的各种歧视。因此,他们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集中体现在:他们迫切希望早日重返社会,对治愈格外渴望。

2008年底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进行的乙肝患者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近25%的患者只愿意接受为期1年的治疗,更有超过五成的患者希望通过治疗彻底治愈乙肝。“这些想法虽然不够科学实际,但也反映了患者的需求。对于这种需求,我们医生怎能视而不见?”解放军某医院肝病科主任张鸿飞教授指出:“虽然治愈乙肝目前仍不现实,而且绝大多数患者也无望实现表面抗原转阴,但如果能帮助患者实现科学停药,并且在停药后病情不反复,那么就至少可以保证他们基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享有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不用担心药费、不用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耐药现象,精神压力、社会压力也会减轻。”

实现双达标,有望早日停药

张鸿飞教授介绍,抗病毒治疗在10余年中,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临床医生有了更多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开始强调慢性乙肝患者在条件许可时应及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从此慢性乙肝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大幅降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成为可能。但是,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伴随着抗病毒治疗,耐药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且成为抗病毒治疗的“绊脚石”。进入第二个阶段后,随着一系列新的抗病毒药物的问世,耐药问题逐渐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患者不再“谈耐药色变”,临床上开始强调坚持治疗,长期治疗逐渐成为可能。

但临床医生并未就此满足,近年来,随着e抗原转换的意义逐渐得到重视、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临床上开始认识到,抗病毒治疗不仅是可以用上去的,而且也是可以停下来的。患者一旦实现e抗原转换,即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以后出现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张鸿飞教授指出,根据《2008年新版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的要求,如果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实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以及乙肝病毒DNA检测阴性,即实现了“双达标”后,再坚持治疗1年完全有希望停药。

张鸿飞教授进一步指出,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不能急功近利,但这不意味着就必须终身治疗。不适当的长期治疗,不仅不能帮助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且会增加患者经济和精神的压力,同时也会增加发生副作用甚至耐药的风险。选择正确的药物、合理的方案,经过科学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实现停药,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一条满足最大多数患者需求的治疗道路。

科学停药可实现“四低”

解放军某医院感染内科朱传琳教授也指出,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同,乙肝患者不必终身服药;采用“双达标”的治疗策略,大多数患者有望早日实现科学停药。她说,只要实现了一定的治疗目标,乙肝患者停药是可能的,且是合理的,其好处可以用“四低”来概括。第一,降低了病毒耐药的风险。长期用药会诱导病毒变异,为了“摆脱”药物的抑制,病毒总是在尝试变异,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从理论上讲,抗病毒的过程也是诱导病毒变异的过程,用药时间越长,病毒发生变异、耐药的风险就越大。第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风险。“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即使比较安全的核苷类似物也不例外。第三,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口服抗病毒药物1年的花费至少在5000元以上,长期服药将是一笔很大的投入。第四,降低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长期服药不仅让患者感到不便,对于耐药和经济负担的担忧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双达标”近年来已成为评价抗病毒药物的关键标准。朱传琳教授强调,这要求药物一方面能够强效地抑制病毒,另一方面又要具有较高的e抗原转换率。在临床应用的核苷类似物中,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是强抗病毒药物,其中替比夫定具有可同时实现强HBV/DNA抑制和高e抗原血清转换率的特点。

综合考虑短期、长期利益

庄辉教授强调,乙肝治疗除了强调以患者为本,也要注意统筹兼顾,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例如,如果患者经济不宽裕,而且基线病毒载量也不太高,就可以选择价格适中的药物。如果患者正在妊娠期,就要考虑是否需要有必要开始治疗,如果有必要,就要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更重要的是,还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的利益。一方面,药物要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抑制病毒的复制,把病毒DNA的水平降下来;另一方面,药物也要能够促进e抗原转换,保证患者今后能够有希望停药,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

目前,国内外的指南都提出了慢性乙肝治疗的长期目标,就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而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也证明,乙肝治疗“双达标”以后,可以让病情稳定,取得比较好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这就体现出了短期的治疗手段可以实现长期的治疗目标。张鸿飞教授表示,以后我们更希望患者能实现表面抗原的转换,这是理想目标,目前能够实现“双达标”是比较现实的目标。

庄辉院士说,我国作为一个乙肝大国,在抗病毒治疗的道路上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只有“以人为本,真正尊重患者的需求,真正照顾到患者的长期和短期利益,才能让乙肝患者真正走上一条希望之路。(责任编辑:李桂妹)

上一篇:乙肝常识:哪些习惯乙肝患者应警惕?
下一篇:乙肝常识:乙肝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