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关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而气象条件又是大自然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中医认为疾病的轻重,预后的好坏均与季节有关。
1.春季 春属木,主生养肝气,其味酸。“春应肝”,故春病多在肝,宜条达肝之郁气,适应于生发天时,其功效甚至非药所能比。饮食上,春季应多选清淡、爽口、偏于凉性的蔬菜、豆制品等,并减少肉食,少食辛辣、油炸、生冷、坚硬食物,忌烟酒等,以升发泄阳而不致助火动痰,这就是“春季养阳”的原则。 2.夏季 夏属火,主长养心气,其味苦。夏季炎火当令,天时暑热,故夏多暑病。饮食上,夏日汗多渴饮,多用甜味饮料,常致胃纳不佳,应稍加咸味以助阴气;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生冷食品和瓜果、蔬菜等不可太过,又须注意清洁。炎热天气饮料宜绿豆汤、西瓜汁等。 3.秋季 秋属金,主收养肺气,其味辛。秋季则气候转向寒冷、干燥,阳气收敛,气血趋向于里,里盛而表气相对不足,表现为皮肤紧密,毛孔闭塞,少汗多尿,脉象沉小等适应气候变化的现象。秋季饮食上,要注意调控食欲而量不太过,质不过丰,味不过厚,瓜果鲜而食有节制,不能贪食无度,尤其注意洁净,以免造成泄泻、痢疾等疾病而加重肝病。 4.冬季 冬属水,主藏纳肾气,其味咸。冬三月,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收敛阳气于内,寒水当令。冬时寒气主时,故冬多寒病。饮食上,冬令严寒,人体正可接受温补而不致有副作用,故而是进补的好时机。偏于气虚,阳虚的人可服食羊肉、鸡肉、人参、西洋参、鹿茸、巴戟天、核桃仁等。血虚、阴虚的人可食鳖肉、鸭肉、阿胶、当归、银耳、地黄等。 |
上一篇:肝病患者个性化地选择食物:体质与食物
下一篇:肝病病人的地理环境与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