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提到了不少江湖游医在乙肝治疗上所设置的陷阱,归纳起来有这么四个步骤。我们还是先看一个案例:
杭州最近出了一位新闻人物——女作家赵玉泓。她用4个月写出了《中国第一病》,中国第一部以文学表现形式描写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人生存状态的小说。小说一出,立即引起强大反响。女作家丈夫患乙肝后的求医经历令人为之动容: 1987年,赵玉泓的丈夫皮肤过敏,在用非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葡萄糖酸钙时传染上乙肝病毒,是“大三阳”。乙肝病毒于是成了夫妻俩的“心腹大患”。 1997年的一天,赵玉泓看到一段电视广告,说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时都面临着乙肝三部曲——由肝炎转变成肝硬化,再由肝硬化转变成肝癌。肝癌!这两个字在赵玉泓眼里好像变成了另外两个字——死刑! 于是他们开始关注乙肝的治疗,某些三阳转阴的广告让他们上当,就是这个夸大其辞的乙肝广告,让赵玉泓夫妻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1997年2月,杭州一家号称转阴率在60%以上的诊所进入了她的视线。在那家诊所,他们找到了那个永远有病人排着长队的“ZY疗法”诊室。这里门庭若市,医生很自信地给排成长队的病人诊断、处方,而后把他们交给护士处理。看病的流程,就像机械化生产中熟练工人的操作。 所谓的“ZY疗法”每周要做一次,每次扎7针,先抽血,把血浆加入药液后再输回体内。然后,再针灸6个穴位——在病人前胸和后背的穴位上贴上膏药。 24小时之后,再用针将那里鼓起来的水疱挑破。治了1年零10个月,扎了1000多针,花了上万元,三阳没有丝毫转阴的迹象。 赵玉泓开始后悔自己的盲目求医。正想停止治疗,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原本肝功能良好的丈夫,在经过近两年的折腾后发病了!以前只有几十个单位的转氨酶,现在一下子跳到了500个U。他们一次次寻找“名医”、“灵药”,但又一次次失败,乙肝没好,丈夫又患上了神经官能型抑郁症。这种抑郁症会产生很多躯体症状。这次胃痛,下次肠痉挛,再后来又是憋闷得喘不过气。丈夫常常难受得直喊:我的头好像裂成了三瓣,缝隙里又像插进了两个鸡蛋!塞进了两把麻绳!我没办法跟你说,实在是太痛苦! 等到赵玉泓和她的丈夫再想找这些人论理时,早已经是人去楼空。 亲爱的读者,当你读完赵玉泓和她的丈夫的遭遇,你对目前乙肝治疗陷阱的四步曲,恐怕印象不浅了吧。 1.布网 一名多年从事乙肝“治疗”的江湖游医透露,他们吸引患者的第一步,是在正规的医院里承包科室。按照医院的等级及租赁面积的大小,承包者需要交纳一笔租金。另外,他们每年还得向医院上交一定的提成。交了钱,当然要有回报,于是,一块××医院肝炎治疗中心的烫金招牌就会挂在醒目的地方,不明就里的患者一看正规医院肝炎中心的牌子,戒心全无,上当受骗也就不足为奇。 2.撒饵 有了一张捕鸟儿的网,还要有诱饵,否则鸟儿是不会自投罗网的。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就像捕鸟的诱饵。这些广告的特点一是违法、违规,二是危言耸听,三是夸大疗效。就像赵玉泓和她的丈夫所看到的一样,先是违反我国《药品管理法》关于药品广告的有关规定,加入非法内容;二是把乙肝三步曲的范围夸大,变成人人自危;三是把自己夸成乙肝患者的救世主,当代科学前沿的领军者,达到转阴为“王”的地步,非吹得你心动,你看:“国家级新药”、“最新技术、“一疗程转阴”、“无效退款”、“治愈后付款”“保险公司保险”等不由你不行动。还有的是给你免费化验,做些虚假指标,恐吓你。 3.收网 当你经不住诱惑与恐吓,上当以后,接下来就是金钱和身体的损害。江湖游医也到了收网的阶段。据广东某大报纸披露,一位自揭家丑的江湖郎中说,他曾有过一天收入6万元的记录,而成本不过是价值数百元的、类似于“五味子”这样的常见草药。而某省一家靠“专家坐堂”起家的所谓肝病专科医院,3年来已将其省内分支机构迅速扩张到了100多个。赵玉泓的丈夫治了1年零10个月,扎了1000多针,花了上万元,三阳没有丝毫转阴的迹象。更没想到的是原本肝功能良好的丈夫,在经过近两年的折腾后发病了,以前只有几十个单位的转氨酶,一下子跳到了500个U。 4.走人 骗术终究不可长久,总有露馅的时候,江湖游医的最后一招,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走了事,又到另一地方开辟新的“战场”。这时你想退款、索赔,也只能是问天无门,留下的是无法吞下的苦果。 |
上一篇:乙肝治疗骗局:“医托”在行动
下一篇:乙肝虚假广告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