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出现肝肾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肝肾综合征,又称为功能性肾衰竭,是指由于严重肝脏疾病病人体内代谢产物损害、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流量异常,导致肾脏血流量的减少和滤过率降低所引起,而其肾脏并无解剖和组织学方面的病变。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功能性肾衰竭两方面的症状和体征。病人常有门脉高压症、脾大、大量腹水、黄疸、氮质血症、少尿、低钠血症等。 据资料统计,肝硬化晚期有70%~80%的病人出现氮质血症。肝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如下: 1.早期表现为少尿,继之无尿和出现氮质血症。起病可急骤,也可较为隐袭。 2.大多数病人都有大量腹水和黄疸,黄疸可波动很大,最终出现重度腹水和黄疸。 3.病人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为食欲缺乏、乏力、恶心、呕吐、嗜睡、少尿甚则无尿、血压降低,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对治疗反应差。 4.半数以上病人可合并出现肝性脑病。 5.早期尿检查可正常,中后期可有微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少量管型,其特点与肾炎所致尿毒症相反。 6.仅少数肝肾综合征病人对治疗有效,多数持续加重,直至死亡。 |
上一篇:肝腹水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下一篇:肝硬化常需哪些化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