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癌临床的过去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回顾半个世纪前,面对肝癌,医师们无可奈何,束手无策。那时候的肝癌临床大概是这样的:
  ● 缺乏早期诊断肝癌的“火眼金睛”。甭说CT、磁共振,当时连B型超声检查都没有。
  ● 许多肝癌是“摸”出来的。由于肝癌缺乏早期的症状,加之没有早期诊断的手段,许多患者待肝癌长到右上腹出来硬块并能摸到后,才去看医师。
  ● 还有不少肝癌是“疼”出来的。肝癌长到一定的体积后,一般都会引起较明显的疼痛,患者往往是疼得无法耐受时才去看医师。
  ● “谈肝癌,即晚期”。那时,肝癌被发现后,通常的情况是,不但侵犯了大部分的肝脏,而且还转移到了肺等其他重要的脏器。肝癌到了晚期,自然也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 因为缺乏必要的解剖学知识,个别能够切除的肝癌也无法切除。
  ● 即便是能够被切除,手术室内也是“血流成河”,惊心动魄。
  ● 手术后病死率高,令人顿生“九死一生”的感慨,少数幸存者也有几分“病去如抽丝”之感。
  至此,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半个世纪前的中国,肝癌几乎就是“死刑”的代名词。

上一篇:肝癌“第一信号”:皮肤转移癌
下一篇:我国肝癌临床的过去二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