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甲胎蛋白有何临床意义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甲胎蛋白内质(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由肝细胞内粗面网核糖体所合成,胎儿出生后,血清AFP浓度逐渐降低,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小于20μg/L),除肝细胞癌可使其显著升高外,妊娠、胚胎癌、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也可使AFP血清含量升高,但均不如肝细胞癌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可产生AFP的分子变异体,亦可出现一过性升高。因此,血清AFP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超声检查才有确切的诊断意义。
  (1)血清AFP对肝细胞癌有特异诊断价值,尤其是动态变化测定。如AFP连续4周阳性(大于400μg/L),同时ALT正常,并且排除上述其他疾病,可以诊断为肝癌,其准确率可达60%~80%。
  (2)可用于高危人群的肝癌普查。对早期发现肝癌,从而尽早治疗意义很大。
  (3)AFP还可用于评定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判断预后。手术彻底切除者,AFP在2个月内降为正常,如遗留残余或局部复发、转移,AFP一般不会降至正常或降而复升。
  (4)可以用于判断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癌肿的大小。AFP阳性率按分化程度Ⅱ级及Ⅲ级最高,Ⅰ级及Ⅳ级均低,肝癌坏死程度严重时AFP也低。血清AFP浓度也与肝癌的大小有关。
  (5)在各种肝炎及肝硬化病程中,AFP可见一过性升高,但经治疗肝功能恢复后,AFP也随之降至正常。

上一篇:肝炎患者为何要检查类风湿因子
下一篇:肝炎患者为什么会发生黄疸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